地,对着家里不太富裕的米缸发愁的百姓们,心思没?有什么区别。
钱,米。
想?要更多钱粮!
尤其是下方诸将已经走起了流程——
登基大典结束后,诸路军大将请命渡河北伐,这是满朝文武心照不宣的新君第一朝的第一桩奏议。
诸位大将汇报了各军兵马数目,最后由李纲老相公总结为‘内外劲兵不下三十万众(未含各路义?军),兵数已众,当以数年尝胆之辛,图谋进取’,然而落在柔福耳朵里,就是‘啊,三十多万兵马的粮饷’!
诸位将领都站出来?,张俊也不例外。
他是昨日午后才到开封。
因归京晚了,自然要递奏疏请罪,并请见新君要磕头问安。
不过,内侍省押班黄公公代传了圣谕,登基大典前一日诸事繁杂,不必请见了。反正……黄公公笑吟吟道:“官家金口道明日总要相见的。”
于?是,这是张俊第一次见到新帝。
而新帝对他的态度,让他很意外。
是意外的好!
——方才诸位将领挨个?站出来?回禀军情,轮到他出列的时候,新君看他的目光,除了初见的打量观察外,还有颇为分明的欢喜甚至是期盼。
那眼神温暖的,张俊都有一瞬间动摇了:要不,我投了新君?
*
当然,张俊那一瞬间的荒谬动摇,只是泡沫一样的想?法。
甭管这位新君对他的态度多么和气,但张俊心里明镜似的:他与?新君在根上?就不是能和睦相处的君臣!
看看新君对贪官什么态度就可知了。
新君爱重?的朝臣明显是岳飞那种,一意坚持践行在张俊看来?是纯纯傻子?理论的人——“为官不爱钱,为将不惜死。”
而张俊,距离上?面两句话,差距倒也不大——只去掉两个?‘不’字,就是他做官为将的完美注解。
况且,就算他现在想?回头也没?用了。
以他如今的家财,注定了没?法在新君手下如鱼得?水。
都交出来??只要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