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是颜尚书布的局,你有证据吗?颜尚书不过是顺着别人布的局行事,若不是颜尚书,我现在说不定真的要葬在锁龙井,死后再背一个乱臣贼子的骂名。所以说,我感激颜尚书,有何不妥又有何不可?”
颜岁愿心中轻笑,岑望,程藏之管辖内的朔方人士。算得同气连枝的乡党。
岑望道:“程节度使,何必自欺欺人。你在京中sao扰颜尚书多年,阻截颜尚书多起案件。颜尚书视你为附骨之疽,唯恐不能避之,岂会对你施以援手?”
程藏之一笑,“你这话就更不对了。我何时自欺欺人了,我同颜尚书同朝为官,各司其职,难免会有所政见不合。我一介行伍粗人,不怎么会好好讲道理,只能换个法子使颜尚书考量我的意见,怎么能叫sao扰。颜尚书为人正直内敛,又是雅人至深的儒臣,受不了我粗鄙作风,躲着些,不是情理之中吗?佥都御史未免太过借题发挥。”
“……”
一番言语往来,莫说是岑望,在场的没有惊愕失色的。
原来,程节度使与颜尚书……竟是为了政见合一,才闹了三年的风流传言?
真是令人惊掉下巴!
李深头疼的厉害,以至于满脑稀里糊涂,不知所云。杨奉先见状,俯首轻声一言,李深点头,他才站直身子道:“刑部尚书颜岁愿,河西节度使所言是否属实?”
颜岁愿站出列队,道:“臣与河西节度使,不相熟。”
“……”百官憋笑,程节度使当真是自作多情。唯有刘玄、常铭等人松口气。倘若颜岁愿认了,还怎么挑拨程藏之杀颜岁愿,以推脱常铭的罪责。
杨奉先蹙眉,垂眸与李深目光相触。李深打心里希望颜岁愿与程藏之交好,最好是岑望之前说的‘苟且’之好。他不能只依靠中宁军,颜家如颜庄那般忠诚之人,是少数。
因此,杨奉先再问一句:“颜尚书,当真如此吗?”言语之间已隐含暗示。
换在从前,颜岁愿会默认。但如今,既不甘为棋子,自然不会让人拿捏。他道:“千真万确。”
然,他在李深和杨奉先微沉的目光之中,又道:“但,程节度使所言亦然不虚。只是臣以为,程节度使与臣未有至感激地步。既是同僚,危难之时,岂有内讧之理,理当施以援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