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林如海之死和太子坏事有关。但是如今看来,因为忽略掉了海嬷嬷,她似乎全错了。她再次环视了一遍在场的女眷,更加印证了今日所猜。
从今世太子笼络林如海不得的手段来看,太子谋略很一般,连自保都不够,别说逼宫了。林如海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不会投到太子门下,那么林如海前世不会因为牵扯到谋反而被除掉。想到这里,贾敏总算抓住了关键:自己一直以为第一次朝廷倾轧是太子主动逼宫,分明是弄错了方向,因而后面的推测竟是一步错,步步错,和真相只怕相去十万八千里。
如今看来,四王八公前世应该都是保皇党,自然也是今上看好谁,他们就跟着看好谁,那么四王八公都可以算是太子一派。虽然四王八公如今多不掌军权,但是旧部极多,所以其他几位皇子都会忌惮几分。他们暗中筹谋却不敢轻举妄动。
无论前世还是今世,只怕太子都成了投石问路那块石头。前世之所以这场惊/变在两年后,只怕正是因为海嬷嬷毒杀了北静王出乎策划之人的意料之外。损失四王八公之首的北静王,太子实力大减,在这样的意外之下,对方确实可以多忍耐两年。而今世四王八公俱在,幕后之人自然按原计划挑拨今上和太子,他好在背后渔翁得利。
景和帝头脑还算清楚,太子根基稳固,挑拨的时机必须要掌握得极好,否则必是适得其反。早了,就算景和帝除掉太子,只怕也会把剩余皇子清理一遍,策划之人自然难以独善其身。晚了,太子坐大,再行挑拨不过是让太子早登大位罢了。所以皇上和太子相斗的时机必须是今上稍微强于太子的时候,这样皇上除掉太子,自己元气大伤,背后之人才好趁乱火中取粟。
而前世,因为北静王是水溶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太子需多养两年元气,才和景和帝势力旗鼓相当,在两年后和景和帝斗得两败俱伤。太子被禁,景和帝退位,三皇子登基。
贾敏微微点头,这才好解释有北静王和没北静王,这场政变发动的时机不同。而她以前错就错在以为三皇子是被动得利,却没有往三皇子主动挑拨上想。想到这里,贾敏站了起来双手紧握,看着乾清宫的方向。她当然不可能透过厚厚的宫墙看到乾清宫景象,她只是在想,乾清宫那头如今怎样了。
有三皇子背后控制局面,今日必是景和帝险胜。只贾敏自己虽然想明白了,但是林如海不知前世之事,只怕想不到海嬷嬷上面,如果林如海站了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