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头衔都没有,又是不像。
至于这次提前赋税,一来邬盐商并不奉承甄应嘉,二来邬盐商也出门游玩去了,所以甄应嘉提前收盐税,只收上来七成。大小盐商得知真相,谁不羡慕邬盐商,好在自己手上有盐政衙门的收据,既然林青天铁面无私,自然不会收取两次盐税吧。
要说甄应嘉如何敢如此胆大妄为,却是因为他如此办事虽然出人意表,却并不违法。圣人言,他和林如海在吏部备案,乃是交接登记官员官籍。至于公务交接,景和帝却说的到任上交接。既然林如海还没来扬州任上和自己交接,那么巡盐御史就还是自己,自己提前收取盐税归的国库,谁也说不着什么。
这日林如海进扬州城,百姓敲锣打鼓的迎进盐政衙门,一家人依然是住在盐政衙门后面的官邸里。贾敏自是忙着打扫屋子,安插器具,林如海亦是先看积压的公文账簿,再做决断。
他看到盐政账目还算清晰。不过盐商巨富,便是要行贿,也是另外使银子珠宝送与官员,所以巡盐御史是天大肥差,却并不需要贪污。盖因盐不比其他,每年须用多少,皆有定量,起伏不大,盐税自然有个大致差不离的总数,除非抬高盐价,否则贪污真真是下下之策,极容易被人发现。
林如海继续往后翻看账目,直到最后一本,才得知明年上半年七成盐税已经收齐入库了,竟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略一思忖,林如海不禁哑然失笑。此时他方明白,甄应嘉那么急回南,并不是回金陵,乃是来扬州。他当时想不到,现下去明白了,甄应嘉那么急的回南,必是赶在吏部官员前头,谁也不知巡盐御史换人之前来收了盐税入库。
其实细细想来,甄应嘉如此作为,林如海并没有什么损失,账目清晰得很,少半年盐税又不会落到他林如海囊中,大不了考评之时,给个中或差,只要不是贪赃枉法,也不是什么大事。
林如海捋顺手上工作,方派人通知甄大人前来交接。林如海乃二品的虚衔,甄应嘉是下级官员,本该急急赶来。谁知报信的衙役回来却一脸苦闷说,甄大人不知怎地,病得下不来床了。若真要他来时,只能抬来罢了。
那衙役也是个稳妥人,新来的盐运使大人第一次差自己办事就办不好,哪里肯依。甄家管事不过客套一回说官差大人如果不信,可到内堂亲见甄大人。甄应嘉是何等人物,岂是小小衙役说见就见的。甄家管事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