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必写作,只要口头讲出即可。自然先讲的人有优势,后面的人若想法与后面的人重复,那便没得说了。当然思虑时间过短,说的不明确,自然也不会有好成绩。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愿意早些说,因此开考不过一刻钟,便有人自荐答题了。
前面几人答的中规中矩,都是官员们老生常谈的办法。
陆修齐常年在外,见多识广,提出了几个非常实际的想法,且他另辟蹊径,从大旱的根源入手,也说出了似乎可行的策略,只是有待验证。
陆修齐之后的人受他启发,也提出几点建议,但都不如陆修齐出彩。可想而知,陆修齐又大出了把风头,一时间落在陆修齐、陆夫人和罗婉言身上艳羡的目光都让人如坐针毡了。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罗婉言觉得那些男子看她的目光都带有些调侃了。
罗婉言略微不自在,一抬头却正巧与陆修齐对视了。陆修齐的目光还是直愣愣的,落在罗婉言身上,看的她心里毛毛的。
这便是她这些年与人交往不多的劣势了。她能够从旁人的小动作和神情中猜出别人的心思,是因为她看多了话本,那些心理描写、神情表情早已深入人心。唯独眼神这种东西,除了喜怒哀乐,其他复杂的情绪她无论如何也琢磨不出来。
往常罗婉言要和安乐郡主在沐春苑待上一整天的,但今日见母亲迟迟不来,便提出要进仁明宫找安乐郡主。
谁知到了仁明宫,管事的太监却说太后已经睡下了,而安乐郡主则早已回府。罗婉言直觉出了什么事,便马不停蹄的赶回去,也没有发现一路上跟随着保护她的一人一马。
到家后,罗婉言直奔母亲的房间,却见安乐郡主正在悠闲的修剪兰花的枝叶。
但罗婉言知道,安乐郡主每当心中烦闷时或是有什么不解时,便会一个人待在房间修剪花叶,她应当是没有猜错,只是不知道安乐郡主究竟是为何事烦忧。
莫非……是自己一直担忧的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