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按一船十人为计,这群贼匪也有将近两百人的规模。李睦趁着和周瑜一同被押上船的时候粗粗算了一下,便随即放弃了中途跳船逃生的打算。
简陋低矮的船舱,顶上还有几个破洞。周瑜刚刚在角落坐下来,就立刻弓着身子剧烈地咳嗽起来,将李睦的注意力从如何逃跑上拉了回来。
周瑜的发丝凌乱,脸色苍白,随着一声声咳嗽,整个人都蜷起来,靠到她身上。李睦怕他咳得太过用力又牵到伤口,一面小心翼翼地扶住他的肩膀,另一只手则从他肋下绕到后背,轻轻按住他后腰的伤口。忽然之间,只觉得小臂一紧,竟是被周瑜反手捉住。
李睦皱了皱眉,抬眼正对上周瑜一双墨玉似的瞳仁,目光清明,并不见半点不适之意。
不及惊讶,耳边就传来周瑜略带沙哑的声音:“春谷城外山越宗帅潘临两月前致书伯符,言辞之间,有归附相投之意。到时,我们就去寻他借粮。”
李睦垂下眼,眉头却皱得更紧。
果然都是山越,难怪那贼首一听潘临的名字就放下了大半戒心。
只是,单凭那样一封书信,又是两个月前的事,又能做得几分准?他们两人现在一身狼狈,周瑜身上并没有潘临写给孙策的那封书信,潘临只要一口否认,大可推得干干净净,甚至还能直接将他们砍了,何必冒着风险和那贼首当场翻脸?
周瑜仿似看出了她的心思,又咳了两声,说话的声音压得更低:“潘临当年曾与祖郎一同于丹阳伏击伯符,其所言未必可信。但伯符之弟孙权公子此时应在宣城,距离春谷不到两百里,快马昼夜可到,城内还有驻兵上千。山越贼匪之间也会互相防范,两拨贼人往来之间……”
孙权!宣城!
李睦脑中突然灵光闪现。历史上袁术勾结丹阳境内山越匪人,以祖郎为首,骤然发难,将孙权堵在宣城,城内兵将措不及防,几无反抗之力。若非周泰以身为盾,身披十二创,将孙权救出,江东便无孙仲谋。
她怎么忘了这一茬!春谷城,周泰事后就因救孙权之功,就被封为春谷长……
难怪听着如此耳熟。
这一战如此危殆,可见潘临并没有出兵救援。那所谓归附相投之意,又有几分能信?而这伙山越……联系之前贼匪的那句“方向相同”,多半就是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