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杨遇春的手卡在空中,又缓缓垂下,最后低头敛眉说道:“臣知道了。”
你知道什么了?杨佑很想问,但又不敢问,他害怕再触碰任何和情感有关的话题,只好装作善解人意的样子点点头,“你也早点退下休息吧,再过不久,可能又要上战场了。”
杨遇春一步三回头地往外走,杨佑坐在椅子上,不说话的时候便又陷入了沉思。
借着蝗灾查清灾田数目的机会,杨佑正好下令全国重新清查、丈量土地,务必要趁着北方民变磨掉了不少世家的时机,让世家富豪把那些侵吞的田地都吐出来。
以往齐国税收杂项甚多,苛捐杂税数不胜数,甚至有许多地方交不齐税款,连年都拖欠,不是官员不想收,而是实在刮不上来。
杨佑已经下令免除永康二十三年前拖欠的赋税,财政仍旧有很大的缺口,商洛在病中领着人拟定了新税法的章程,首要的举措就是清丈田亩,将以往繁琐的赋税都归于田亩之上。
田越多,税也就越多,能够有效抑制土地兼并问题的出现。
此法一出,杨佑已经料定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好在他今年提拔了不少青壮在朝中任事,多为寒门子弟,阻力会小很多。
他明明还是一个登基不久的皇帝,却恍惚间觉得自己已经在皇位上蹉跎了一生,由内而外的在不断地衰老。
好在齐国气色日益好转,连以往沉默的官员们都在渐渐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政见。
清丈土地的结果,等了大半年才出来,这期间里刘颇辞世,杨伦害怕自己丢了丈人的保护要被清算,跑来找杨佑连着哭了好几天,最后还是杨休把他领了回去。
而商洛的身体已是每况愈下,杨佑每天上朝都要问问他的情况,但都不甚乐观。
他已经隐隐有了预感,他要在这里彻底失去他的老师和最忠实的支持。
商洛死的那天,天色很好,已经是初夏,褐色的树枝刚刚谢了繁花,又迎来了新芽。
夜里商府传来消息,说商洛让杨佑带一只蛐蛐去府上斗虫。
这时节哪有蛐蛐,他也很久没有干过养鸟斗蛐蛐的事情了。
杨佑翻出了沉积已久的白瓷罐,瑞芳用草编了一只豆绿色的大蛐蛐儿放在里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