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却都没把这个十五岁的小孩放在眼里。
都是常年在边关混的老油条,这小王爷不是得老老实实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吗?
这样想着,杨仕所说整饬边防之务,一点响动都没有。
很好。
杨仕很快就召集了第二次会议,不仅请来了各地总兵,还把郡县长官也叫了过来,他不声不响地搜集了各地总兵的各种罪证,当着众人的面就砍了三个总兵。
群情哗然,这些常年混日子的官员才终于明白,杨仕不是来挂职的小白兔,在边关捞点政治资本就回京城。
他是个真正的狠人。
而他更大的优势在于,他是皇帝的儿子,只要皇帝不管他,那天下谁都管不了他。
从他进驻西北之后,皇帝就再也没派过钦差。
这也就是说,连皇帝也不管他了。
杨仕没了任何掣肘,在西北更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西北防务就这样在杨仕的铁血手腕下逐渐成型。
关于西北的战事,杨佑在宫里听闻不是很多,唯有一件事让他对四皇子印象深刻。
从杨仕组建西北边防之后,胡人接连和他打了几场仗,都知道他是难啃的骨头,也就很少侵犯他的辖区。去年冬天,有探子来报,说胡人一部正策划着南下。杨仕一问,探子说,胡人尚在八百里外。杨仕当晚就带着人马,连夜奔袭八百里,在胡人的营地将其打得抱头乱窜。
可谓讲兵法诡谲用到了极致,敢为人之不敢为,敢当人之不敢当。
杨佑也说不清楚,大皇子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夺嫡之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他凭借着一种强劲的直觉,认定四皇子杨仕能够从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生路。
他要做的,就是尽力把生路拓得宽一些,让自己和家人都能够挤过去。
杨佑最后选了胶东王。
胶东富庶之地,上交的赋税比别处要多些,要想搏一搏,钱和权总要准备好一个。
六皇子杨休封睿王,七皇子杨伦封安王。
六位皇子,最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留在京城。
三位皇子的封王大典,在立秋后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