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昭容不能死。
而李德妃与腹中皇嗣遇害,最终做母亲的悲惨死去,同宫的朱莹也被人打成重伤,昏迷多日。
这么严重的事情,内外臣子,皇亲国戚们,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如今一定在逼迫皇帝和皇后娘娘拿出个结论来,如此,必然要推出个人,把这件事抹消掉。
并非世家出身的高位妃嫔,本来是最好的选择。
可从皇帝的角度想,他应该不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且非世家的臣子并不多。
每一个,皇帝都很珍惜,这是他跟世家对着干的班底,只有壮大的,没有拿来做挡箭牌毁了的。
这样分析的话,替罪羊,用谢昭仪最为合适。
她拈酸吃醋,招猫惹狗,在宫里人缘差到极点,这事儿连外廷官员都知道。
谢昭仪还来长庆宫找过李德妃的麻烦,想往她身上贴罪名,易如反掌。
她背后的谢氏,正和顾氏不对付,势力又略有衰落之相,朝中谢氏官员,又并非皇帝倚重之人。
之前地方上谢知州的所作所为,也早就为王咏揭发,传开了,很多大臣都曾上书要求严惩他。
因此,处置了整个谢家……
不仅可以拔除皇帝的眼中钉,铲断部分地方上的世家势力,间接扫清谢氏中,为数不少吸取民脂民膏的官员。
还理由充沛,不会引起其他世家的警惕,又能借机表达对顾家的拉拢。
她轻声道:“妾身以为,为德妃娘娘报仇虽重要,却重不过圣上的江山社稷。昭容娘娘不能处置,妾身觉得,可以归罪于昭仪娘娘。”
杨固检面无表情的看着她,神色间瞧不出真实的意图。
朱莹与他对视,又很快移开目光。
她问自己,悲哀吗?
然后又很快回答,悲哀,这样的生活,太悲哀了。
·
她曾经哪里想过,自己会受重伤,会和人拼命搏斗,会垂死挣扎,只为活下来,给皇帝报个信。
但是她经历了。
她曾经哪里想过,让这个死,让那个生,只是想在宫中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