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一双人。但太子日后承继大位,身后有无数的利益需要平衡,他的后宫不可能独宠一个人。所以这桩亲事,还没有正式提到明面上就注定夭折。
天色渐渐大亮,顾家宅院一重一重的飞檐斗拱渐渐从白色的雾霭当中显现出来。虽然经过数年的风雨洗刷,但是让明亮的日头一照,依旧焕发出厚重的油彩。
顾芫芷的整张脸都沐浴在晨光当中,曾经的犹豫和廖落消失殆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太子殿下虽然很好,但也不值得我去委屈将就……”
此时的摛藻殿却是一片剑拔弩张,能进到此处议事的无一不是皇帝的心腹重臣。
坐在檀木御案后面的皇帝看着眼前痛哭流涕的人无奈的叹了口气,尽量语气轻缓的训斥道:“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你却上了辞表说要回乡奉养祖母。你摞了这一趟摊子事儿,准备交给谁?难不成想让朕来帮你当这个刑部尚书?”
大礼伏于地上的顾衡顾不得擦胡了一脸的泪水,又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臣……自幼由祖母抚养,年少时家中贫寒。灶间有一口干粥一张薄饼,祖母都要费力留下来给我用。因为不放心我在京城为官,她老人家不顾年事已高千里迢迢过来照顾。”
说到最后,顾衡连声音都变得有些哽咽,“初时臣的俸禄有限,她老人家为了节约度日连屋子里的蜡烛都舍不得多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如今祖母思乡,我怎忍心看她连这一点念想都成空!”
百善孝为先,顾衡扛出孝道这杆大旗,连皇帝都不好反驳。他沉着脸仔细打量了半晌,慢吞吞地道:“奉养恩亲很重要,朝事同样很重要。你走的倒是痛快,但刑部那些没有审结的案子该怎么办?”
顾衡暗暗松了口气,赶紧把另一份奏折呈上,“……俱已安排妥当,底下的左右侍郎、司务、主事都是干吏。若是臣久不回,皇上可以另选贤能。”
这话赖皮的让皇帝简直气笑了,他侧头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太子。见到孩子一脸煞白,短短一会儿工夫竟然有一种失魂落魄的情态。
皇帝郁闷地叹了口气,挥手道:“朕若是不成全你这份孝道,恐怕明天国子监和御史台就要群情奋勇的上书。你既然早就已经打算好,朕好像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仅凭一个风起萍末就可以大致推断情势的发展。太子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