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高喊着‘雄雄大齐,扬我国威’时,他感到惊讶;他的惊讶尚未平复,信使便报上了了一个足以令他震惊的消息。
王彩御不仅带着这群人战胜了复国军,驱散了梁军,还为齐国攻下了长山。
其实作为昭乐的立场来说,他并不需要长山,齐国也同样不需要长山。
攻下长山,对于齐国来讲毫无利处,甚至可以说是弊大于利。这只会加剧齐梁之间的矛盾,也许还会激化齐梁间的矛盾,成为新的战争的引火索。
这种时候,往往应当选择将长山归还给梁国,继续来维持两国间的友谊。这样也是避免战争,最正确的作法。
但是昭乐没有这样做,他也不能这样做。
他选择留下了长山,因为这是闻喜的百姓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为他博来的。他唯有倍加珍惜,方可让百姓们得到满足。
在民心与邦交上,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心,放弃了邦交。
放弃邦交,这让他忍不住想起了楚政来,想起自己一次又一次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与楚国的邦交,放弃了与楚政的情意。与一直坚守在着这份情意的楚政相比,他是如此的懦弱、不堪一击。
放弃,从来都是最简单、最轻易的决定。昭乐用手捂住脸,他羞于承认的自己的懦弱。
“殿下,梁王的信……”文知礼打断了昭乐的羞愧。
昭乐抬起头,沉默地拿起桌上的信,大拇指在上面来回摩挲:“我并不介意开战。”
“是。”文知礼将殿下的话记下来,他叫殿下也正是这个意思。他的位置,并不需要去左右殿下的心思,只需要记录下殿下的而一举一动就够了。“殿下可要回一封信给梁王?”
昭乐想了想,觉得出于礼,回一封信也无不可:“你代我写封信给梁王,告诉他,我国并不介意开战……嗯,言语恭顺些。”
文知礼微微颔首,应下了。
昭乐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扭过头问文知礼:“你常去燕师兄那里,可曾见过他门客中有擅于调弄畜生的?”
“畜生?”文知礼皱皱眉。“殿下所说的可是杂耍?”
“与杂耍倒也类似,你可曾见过?”
“臣倒是听燕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