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舜苍白的脸上浮现了一丝欣慰之色:“小时候听说书先生说前朝贤相文可治国,武能安邦,我看苏漓倒真像这样的人。”
百里霂闻言,只低低“嗯”了一声。两人正在说话,外间传来大片的轰隆声,士卒呼喝此起彼伏,连地面都有些微晃。
曲舜忙扭头看向窗外:“发生什么事了?”
百里霂将帐帘挑开一条缝隙,向外看了看:“大概是那批重械运到了。”
贺兰郡西的驻军营帐四周一片的嘈杂声,全营的士卒几乎都出动了,大批的军备辎重承载在广阔的大车上要运到匣子岭附近。驮马和车械带动起大片的扬沙,挤在士卒中的少年眼睛发亮地望着油布盖着的军械:“这家伙可真大啊,是做什么用的?”
尹翟颇有些得意之色:“这是军械司按苏军师给的图纸做的砲楼,拆开了运也要几十个大车,把以往砲楼前的铁锤改装得有攻城锤那么大。”
百里陵惊讶地张大嘴巴:“可是攻城锤向来要几十个人才能抬得动,放在砲楼上挂得住么,再说躲在下面的军士也拉不动吧?”
“苏军师早把木脊改成了钢脊,支架也比往常的大了一倍多,”尹翟说到兴起,干脆掀开了油布一角,指点给他看,“这里的绳索改成了两处,各由一队士卒拉动,所以铁锤甩动得更快,喏,这里加了两个木滚轮,所以拉起来没有那么费力。”
百里陵和他一起蹲在这个巨大军械的车架下,向上打量着,忍不住感叹:“推着这个去攻城,估计没一会那城门就会被敲碎了吧。”
尹翟也十分感慨:“也不枉费了这大半年的时间运到这里来,”他略压低声音说,“听说一路上押送的民夫就死了好几百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