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便有些明了,看来洪波之乱的确是件有损朝廷脸面的事,历任郡长似乎都避开不谈,更有甚者一字不增也罢,反而还削去许多,叫后人更是如雾里看花。
照例礼部与工部需各写折子一并上奏朝廷,今嬛拿着折子过来询问之时,恰逢清平被衙役请去见原随,因李宴仍在行馆中病着,屋中只得一个随从,见了今嬛道:“大人来的不巧,方才我们大人被原大人请去说话了,不过她离去前已经吩咐小的了,若是今大人来访,就说折子就在桌案上,请大人阅后自便。”
今嬛踏进屋中,果然看到桌上放着一封奏折,她打开来细细看过,见一切无误,且礼部红印已盖,就干脆收起带走,准备交予书令官送到长安。只是桌上卷宗太多,她走动时衣袖不慎一带,哗啦啦散了一地。随从闻声忙进来捡起,道:“大人去忙就是,这里小的自会打理。”
今嬛蹲地与她一道捡起卷宗,却见黄卷中露出一角红来,她伸手去取,大红绸封鲜明亮眼,待打开一看,竟是封婚书。随从见了笑道:“这是我们大人的婚书,不知怎地在此处放着。”
朝中四品及以上官员婚嫁皆需上报朝中,如礼部侍中这等要职更是如此,婚书需递呈吏部,再送至御前交圣上过目。今嬛早已成家,见到这婚书忽地想起如今家中夫郎幼女,心生想念之余,不免有时光飞逝的感慨。转念又思及清平年轻人面薄,定然是不好意思去递呈婚书,何况闽州邵家声名显赫,传出去的确有攀附之嫌。
今嬛与清平相处有些时日,知晓她并非追名逐利之徒。且全然无什么帝党心腹的派头,凡事亲力亲为,到底是实心做事的人,只是后院家宅中还缺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她见上头签名俱在,当即念动,将婚书一并收入怀中,与那随从道:“既然如此,那本部也一道将这婚书送上去就是,也省的李大人回京还要再跑一趟吏部。”
工部侍中代圣上巡视辰州河道,其奏折直达御前,不必再经由六部之手,也免去了许多繁琐的流程。她自是一片好意,想促成这桩美事。那随从哪里知道清平与邵洺不过是虚凰假凤、装模作样罢了,闻言叩谢道:“那小的代我们大人先谢过大人了。”
今嬛微微一笑,她自觉所为成人之美,不由身心舒畅之感,当下拿着着折子出门去寻书令,嘱咐她多备几批快马,好赶紧送到长安。
.
原随在房中来回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