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
“大臣贵重,敌主争事,外市树党,下乱国法,上以劫主,而国不危者,未尝有也。”
赵让读到此处,住了声音,默然无言地望向端坐沉思的李朗。
无声无息后时隔数日,皇帝午后移驾承贤宫,浮生偷闲,赵让实难相信李朗这番前来只是听他诵读古籍,这不该是皇家父子之间的考察功课么?
微微一叹,他把书卷放下,轻声笑道:“你是要太子开始学习《韩非子》么?会不会太早了些?”
李朗回视赵让,眼中红丝密布,他察觉赵让眸中不加掩饰的怜惜之意,不由地低下头去,悻悻道:“太子……我倒是未料到那小子虽然身子骨不行,行事还挺有自己的主意。”
赵让讶然,李朗噙笑接道,“他满以为你是皇恩日浅,特地找到御书房给你鸣不平来了。”
“这……”赵让恍然悟到昨日太子匆匆告辞的目的,吃惊之外,不禁颇为感动,难怪人皆道“赤子之心”最为可贵,情真天真,绝无作伪。
然再望李朗,赵让却未能放下心中忐忑。
年轻天子低首垂眸,薄唇紧绷,;一副心事重重状,偶有与他视线相接,却不复此前深沉如湖,痴情犹在,只是似乎更添了几分意味深长。
他稍稍迟疑,还是缓缓问道:“你挑了这一段,是有什么用意么?”
这几句话原是出自《韩非子.内储说六微》,是写晋厉公时,国内六卿权重,宠臣胥僮、长鱼矫对君王的劝谏。
结果是晋厉公听劝仅听了一半,六卿杀了仨,却道:“吾一朝而夷三卿,予不忍尽也。”,不愿斩草除根,反为余下诸卿所杀,并分其地。
韩非借此事以说六微之一,权借在下,君主权势若为臣下所用,则难再得收,并佐以李聃之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赵让对先秦诸子的言论并不陌生,当然有此一问。
李朗沉默良久,倏然伸手,与赵让相握,并与他前额相抵,慨然喟叹:“静笃,我不想做这皇帝了。”
他闭眼沉于赵让臂弯之中,神情沮丧,眉间倦色毕露,恹恹道:“照其所言,人主顶好绝仁弃义,冷血无情,既要备内,又需防外,上承天命,下悯黎庶,还注定是孤家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