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
泰安宫的法事直至日落方休,然而皇帝仅逗留了不足一个时辰便匆匆离去,虔诚为国事焚香祷告的诸僧多感失望。
不依国主,则法事不立。
当今圣上并不崇佛已是天下皆知,自登位得势起便重启“度牒”,要价畸高,未得此官府发放的出家许可,无论僧尼道,一经查出,便是劳役,男子甚至可能配发戍边。
且继位数年,大崇恩寺从未得皇室香火,也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所幸尚有礼佛至诚的太后坐镇,本朝也还不至丧心病狂到开罪天下士子,公然推倒孝道,皇帝终究不能明目张胆地违抗母意,没有做出毁经灭佛、逼迫比丘还俗一事来。
只是当这离经叛道的皇帝从匍匐于地的僧群中一来一回,众多低垂的光头上,无数双眼睛偷觑向他,与那理直气壮紧随于其后的男妃。
芙蓉帐暖度春宵,原来不止红颜可惑君心,断袖情深,也同样能祸国殃民,令天下倾覆,这般天子,真就能承载运命,代天被泽苍生吗?
皇帝离开不多时,太后与海玄住持出来宣告,圣上愿受佛光沐浴,不日将至大崇恩寺拜佛上香,以求河清海晏,盛世太平。
此言一出,佛号四起,太后心满意足地向海玄微笑道:“皇儿顽劣,大师莫怪……想不到让儿倒是颇有见地,若非他开口相劝,这回只怕也不能成行。”
海玄双手合十,垂目回道:“阿弥陀佛,太后功德无量。”
李朗应下此事,多少是因为当时形势骑虎难下,生母当着他人的面这般斥责,可说是一点情面都不给,他一语不发,面色铁青,将视线移至殿门,长袖中双拳早已是紧握至发颤,头痛欲裂,只想起身便走。
太后不依不饶,还待开口,赵让倏尔笑道:“海玄大师,《菩萨本行经》中,不知佛祖释迦牟尼如何告语阿阇世王?”
他声虽不大,却极是清楚,目光闪动,直视海玄。
无论太后亦或皇帝,均未料到他忽有此语,母子面面相觑,皆感惑然。
唯海玄了然于胸,合十微笑:“佛重告使言:‘语阿阇世王:杀父恶逆之罪,用向如来改悔故,在地狱中,当受世间无百日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