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工作了。
她按照自己上辈子写医学专业论文的思路开始写工科论文,先构造出大概的论文框架,然后把已有的结果贴上去。
这仅仅只是‘ctrl c’和‘ctrl v’的过程,因为乔依之心里有完整的思路,框架很快就构建好。
乔依之知道今儿的重心是写结果分析,她专门把结果都打印下来,先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
陈礼早上开了个简短的视频会议,十点多来实验室的时候,见乔依之这边分析的手稿都写了一页多了。
而肖孟昌那边也在奋笔疾书,完全看不出来肖孟昌指导了小乔的样子。
他悄悄把老肖叫出去:“你怎么没给小乔讲?”
他俩都二十几年的老搭档了,说话态度完全不需要客气。
老肖说:“我也想讲呢,我早上八点多来,小乔就已经把框架列出来,分析思路也列了个1、2、3……”
顿了顿,他说,“小乔根本不用手把手的教,我觉得我们可以用带博士生的方法带小乔,她思维很敏捷,我们用自己固定的方法反而会拘束了小乔的思路。”
确实,‘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教学,也仅仅存在于高中和高中以前的阶段。
大学生做实验写代码都不需要老师一行一行的教,都是一节课理论知识讲完,然后大家去机房编代码。自己不找点课外视频看,那真的两眼一抹黑。
就连写论文也是,都是老师讲个框架,然后自己去发挥。
其实陈礼知道这个道理,但因为这个实验比较复杂,结果也特别多,他担心小乔写分析的时候主次不分,这样编辑审核的时候很容易看不懂笔者主要想表达什么。
所以才想让老肖手把手的带一下小乔。
哪知道……小乔真的可以独当一面的。
他们商量完,带着内心的震撼,开始着手做自己的事情。
然而,一天相处下来,乔依之只感觉自己受到了暴击。
不是因为结果分析太难,而是因为两位教授的契合程度太高。
陈教授那边看cuttingedge的研究报告,偶尔说个点,肖教授就能接得上话,并且直接把陈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