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靖王殿下离开南直隶时,没有与他有任何交代,仿佛刻意回避。
紧接着,这样一卷画卷便不请自来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送画人指明要他今时今日独自来这书斋一见。
是东厂以此相挟?
或是圣上另有旨意?
情势太过吊诡,胡敬诚思前想后,还是独自来了。
然而他却看见张思远和甄贤同在这书斋之中。
第一眼时,自然是震惊无比。
并不是因为张思远,而是因为甄贤。
张思远是圣上放在江南的一只手,打从一开始,就是张公公奉密旨南下来查织造局,才就此戳破了这隐痛多年的脓疮。张思远出现在此并没有什么奇怪。
但甄贤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更是被圣上赐死的罪臣之后。
论及“派系”,胡敬诚是曹阁老的学生,与甄贤的祖父和父亲虽曾有过公事往来,但并无深交,对甄家这个唯一尚存的幼子更是既无了解,也没有太多印象,即便是东南战后,也不曾多打过几回照面。
甄贤之于胡都堂,只是一个传言。
但甄贤是“靖王殿下的人”,这一点,胡敬诚还是知道的。
胡敬诚也曾有所揣测,猜想靖王殿下待这个幼时挚友着实不同,甚至,这位甄公子多半也是真有些能耐的,否则以靖王殿下之志向,断不能将他留在身边。
但甄贤既不是圣上的近臣阁员,也不是靖王的王府属官,值此微妙时刻,出现在这书斋之中,还是与张思远一道,就多少显得突兀不合时宜了。
尤其视线相接一刻,张思远眼中明显现出了惊奇之色。
胡敬诚立刻判断,张思远对他的到来毫不知情。
所以,张思远也与他一样,是这棋局之上一枚尚未勘破迷雾的棋子。
而将他与张思远同时约来此地的,多半是甄贤。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甄公子既然现身,难道是靖王殿下的授意?
可那些陆氏的账目,靖王殿下怎么会知晓?
那画卷又从何处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