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楼层的采光,就被新任总经理,雇用的工人们砍掉了。
大山里的空气清新自然,足以洗涤你所有不开心的往事,难怪这里的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也活得这般自由自在,在他们的脸上写满的只有纯真和善良。
在语文课一节《走出大山》里,孩子们第一次知道了“北京”,第一次知道了天安门,第一次知道了,在他们的生活里原来除了这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大山外,还有更多更好更美丽的地方可以去。
后来他们又读到了高楼大厦,读到了柏油马路,读到了灯红酒绿,读到了佛跳墙,读到了北京烤鸭,可是他们竟然无从想象,想象那竟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是吃的吗?是喝的吗!还是可以穿在身上用的吗?可以带回来给爷爷奶奶瞧瞧吗?
在这里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手机(有手机也没有信号),于是孩子们开始对这走出去大山充满了渴望与憧憬。
于是,孩子们开始更加奋力的读书了,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空隙,放羊的时候,砍牛草的时候,喂鸡喂鸭的时候,弹溜溜球,掏鸟蛋的时候,嘴里始终能听到孩子们咿咿呀呀的说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很快,孩子们在顾辰的指导下,他们开始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会做简单的加减乘除法了,会背陶渊明,李白的诗词了,会唱邓丽君的甜蜜蜜了,知道我国有个牛b的大型购物集团阿里巴巴了……
孩子们开始知道了越来越多关于外面世界的事情了。
于是调皮话多的孩子们就问了:
“老师,怎么没见你的女人哩?”
顾辰告诉孩子们,这不叫女人,你要是说,这是谁谁谁的女人,会让别人看起来不雅的,别人会笑话你的,你应该叫“妻子”“或是媳妇儿。”
孩子就又说了:
“那老师,你的妻子哩?她会来山里看看你嘛?山里的生活怕是你习惯不了吧!”
顾辰后来告诉孩子们,还未娶妻,等送你们走出这大山,老师就给你们找一个“女人。”
孩子们咯咯咯的笑了。
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仿佛这个世界都是他的……
时间停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