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氏如此问,谢容华便知谢蕴没同李氏说南宫月的事。不知是谢蕴有其他的打算,还是现在顾及着什么。
她有些懊悔失言,连忙讪笑着找个借口混了过去,道:“我不过是随口一说。兄长如此才貌双绝的,若要议亲,什么样的女子没有啊。”
李氏这半生最在意的就是一双儿女,谢清言嫁给了薛煜算是了却了她一桩心事,剩余的操心的就是谢慕臣的终身大事。以前为了避讳长房,谢慕臣一直在江左求学,未能在他膝下,李氏一直深以为憾。
如今到了该选亲的年纪,可谢慕臣却是淡淡的,让李氏愁的不行。谢蕴对于谢清言十分上心,对谢慕臣一直秉承着散养的状态,一提到婚事谢蕴只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今日见谢容华回来,说到了谢慕臣的婚事,正好戳中了李氏的心,便说了起来这些时日李氏在邺城为谢慕臣相看的姑娘。
谢家家宴,邀请的人不少,除了正当合适年纪的世家子弟之外也有许些未婚的世家姑娘,宴席摆在花园子里。
正是五月春末夏初,桃李虽谢了,院子里的荼蘼海棠开的正好,花团锦簇,争奇斗艳,谢容华便知道这又是另一场相亲宴了。
谢容华与李氏过来的时候也没惊动旁人,寻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了。
她看了眼对面的席上,男眷那里自然是以姬桁与姬殊为首,两个人身边围着不少人说话。如今姬桁已正式入朝,也不必事事如之前那般避讳,反倒是过犹不及。
见姬桁与几个朝臣以及世家子弟说着话,暂时没空理会她,恰好无事,谢容华便瞧了几个李氏中意的姑娘,心底很是为南宫月发愁。
她算是发现了,李氏挑选的几个比较中意的儿媳人选都是端庄大方,温润可亲的那种,与南宫月的性格大相庭径。
心中有一搭没一搭想的时候,宾客也渐渐的齐全了,谢容华发现大多数都是邺城的熟人了,宁宜候世子,楚栖迟也来了!
这次出使西燕的任务完成的并不顺利,连带着惠帝对楚家的信任也减了几分,倒是重新扶起谢家之意。连谢英那个在礼部也不过是挂了个虚职的,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成绩,竟也升了一等。
除此之外,谢家二爷谢蔺,原本是在江南做巡盐御史的。
这个官职虽不是京官,但在地方却是个肥缺,且他一做便就是好几年,政绩颇佳,如姬桁所言此人是个有能力的。
所以此次回京,惠帝竟将户部与兵部,两个如此重要的部门都交给谢蔺打理。皇恩之重,让之前已经式微的谢家重新成了邺城世家的焦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