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整整用了一万年。
虽然对于宇宙来说,一万年不过是短暂一瞬,星体的寿命都是千万甚至亿年作为单位,可是人类的生命只有短短百年,一万年已经是太久太久。
自进入太空后,母星文明就进入一个爆炸性发展的阶段。当时许多人都在预测五十甚至三十年后,人类就可以进入太空居住的新阶段,甚至移民其它行星也不再是天方夜谭。这种乐观,在人类第一次踏上母星月亮之时,达到了顶峰。
有意思的是,与乐观相对应的,则是各种末世和悲观言论的兴起。许多预言家认为在新的千年到来前,人类就会耗光石油、粮食、空气、水……等等一切想象得到的资源。而当时距离新的千年,只有不到五十年了。
各种各样的末日预言此起彼伏,始终不曾消失。而人类则一直按着既定的步伐前进着,一直到新千年到来,石油也还很丰富,煤更是被视为有污染的能源而被嫌弃。人口一直在增长,早就超过了末世派学者预言的极限,但粮食也变得更多了。
人类逐渐发现,自然的承载力比想象中要高得多。但仍然有些人顽固地不肯承认这一点,继续宣扬着自然生态的脆弱,仿佛只要人类多踏出一小步,母星就会立刻崩溃一样。
而实际上,人类,至少是当时的人类,对于母星来说真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人类如果往前走得太多,崩溃的不是母星,而是自己。母星的表面,会换一批生物继续繁衍。
人类总是把自己想得比真实更加重要,就像在照镜子时,眼中的自己会下意识地美化30%一样。
时代依旧发展,人类也是如此。只是人类真正踏入星海旅程的时间,比预测的要晚得多。直到300年后,第一批开拓者,才真正离开恒星系,踏上探索深空的旅程。
第19章 开拓足迹
随着人类对于时间、空间、质量和速度的认识逐渐加深,弦论,超统一场论等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最终,一系列空间折叠理论浮出水面。而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则第一次让人类拥有了近乎无限的能源。
一代代科学家不断挑战光速,在他们手中,能够加速到光速的物体从基本粒子,到原子,再到分子,然后是大分子聚合物,逐渐变大,到最后,已能够将一艘飞船加速到亚光速。
空间折叠的理论也趋于成熟,人类终于找到了跨越遥远空间的方式。
当第一艘具备空间跳跃能力的深空探索飞船开拓者号建成后,致力于征服深空的勇士们抱着一去不返的决心,踏上飞船,揭开了人类踏出太阳系,走向深空的新篇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