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壹号房。
不知为何,程溁最近一直牙疼,浑身无力,窝在被窝里,一日连饭食也没心思吃。
担心自己身弱,招惹了不干净的东西,便找来保平安的双鱼朱砂坠子,系在床幔上。
这会儿瞧着天色已晚,算着谢迁该回来了,不敢令应考的谢迁,为自己担心分神。
强撑着爬出被窝,想着今日的狂风暴雨,进了小厨房,将老姜切成细丝,加入黑糖,熬成nongnong的姜汤。
又想起这几日变天的厉害,遂又用蜂蜜、柠檬、川贝、老陈皮、杭白菊等药材,采用古法熬制,缓咳润喉、清热解毒的柠檬膏茶,待谢迁回来刚好喝。
第二场考完后,第一场的乡试卷子都已是誊写完毕,对读官对读后,已是交给总考官。
外帘虽有藩臬诸公坐镇,但他们却不可至内帘一步,否则负责内外监临的两位御史,便会上书弹劾。
所以乡试主考官刘敷,才是内帘官中一语而决的人物。
在至公堂后的衡鉴堂里,刘敷散发着官威震慑着一干同考官、阅卷官,道“今日尔等阅卷之时,万万不可忘了当年身处低矮号房的辛苦之事,所有的答卷皆是读书人寒窗十年所作,尔等切切要思量清楚。若是有什么差池,且不说本官,就连礼部磨勘这一关也过不了。”
同考官,阅卷官皆是一并称是,拱手退下后,各领了试卷回房。
自答卷发至本房后,尚书一经阅卷的几个教谕阅得一直很慢,不敢出了丝毫差池。
身为不入流的杂职官,若是出了什么纰漏,很容易在官途上,再无翻身之力。
眼下几人阅到谢迁的朱卷后,开始商讨,唇枪舌剑良久,却依旧不敢下定论,心中隐含着不肯定。
一教谕捋着胡子,赞叹道“此文足可见此子才思敏捷,惟公丰仪山立,襟度渊澄,敬慎不懈,接人恭逊,咱们写一个高荐?”
一满头白发的老教谕,笑着捏须,道“咳唾成珠,不蔓不枝,可为程文矣。老夫治书经五十余载,眼光不会有错,写一个高荐,给房官看吧!”
握着谢迁答卷的教谕,皱眉道“列为佳作,万一罢卷回来,咱们定然就又打脸了。”
另一教谕摆了摆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