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表哥。”
程溁哪里知道谢迁有了这份心思,还在琢磨科举哪是那么容易的,历代‘白发童生’、‘寿星举人’又有多少,程溁担心以后谢迁万一落第会太失落从而想不开,皱眉道“俺知道迁表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是优势,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迁表哥将来有实力的时候,这过目成诵自然会被世人羡慕,但是在刚起步时却会被有心人惦记,历史上有多少神童就如魏晋名士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俺是这么想的那些神童本是极其聪慧,但是在成长的路上遇到的奉承、赞赏、吹捧的人太多,年纪尚小的神童便自我膨胀随而止步不前,或引起多方嫉妒,从而招致他人的反感,这种便是捧杀,‘捧杀’比‘骂杀’刀子更尖锐,杀人于无形。”程溁对于谢迁自是知无不言,把自己觉得该注意小心的都说了。
谢迁感受到小人儿的关心,他在想等他风光娶了小人儿之后,就能一辈子都不分开,永远在一起,听一辈子程溁的关心,仅想想都觉得要幸福死了,一脸认真,用满是被蚊虫叮包的手,点点胸口,道“溁儿说的迁表哥都会记在心里。”
程溁瞧着谢迁把话往心里去了,放心的点点头,道“咱们继续接着说说科举四书义三道。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既然只考三道,那么就意味这四本书不可能全部考到。最常见的出题组合为中庸,论语,孟子。”程溁在思考如果从大学中出题则为大学,论语,孟子。会试自景泰年后,乡试自弘治年后,每年必须从论语,孟子中出题,剩下一题多选中庸,少选大学,这些还未有的考题她该如何说,真真有种在养儿子的既视感,活活得cao心碎。
程溁很快收敛好情绪,继续道“咱今天稍微说说《大学》,《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