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不可替代的大将,才能震慑住那些有心之人。
现下荀知礼还能持枪上马还好,可是待到他老去,荀家的下一代呢?
大哥知行的独子荀坑,自幼喜爱读书,如今已经在崇文馆进学,虽是承袭了武爵,但将来怕是要走文官的路了。
至于自己那个不孝子,不提也罢,那是京城里最大的纨绔公子。
这些年,荀知礼也一直在努力提拔荀氏旁系子弟,但凡出色一些的,都带到军中历练。好的将领倒是培养出了几个,但若是指望他们将来撑起荀家门面,怕还是不够。
永安城的战事能够这么快地平定下来,让荀知礼心情大好。
这永安军校尉是个死脑筋,如若一直跟戎军对峙下去到了冬日,定是要肃州方面派军援助才行。
肃州和永安相距甚远,这一路上,援军必然会折损不少。
看来,将永安城扩为西北地区仅次于肃州城的大城的打算,势在必行,陛下也同意了这个计划。只是这张广能力不足,还是得寻一能够镇守一方的大将才是。
听闻永安校尉张广前来汇报军情,荀知礼便立即着人,将他唤到了将军府。
荀知礼看着张广呈递上来的图山战报和永安军的事项文书,沉默不语。
其他的倒是无可挑剔,只是这人事任免一项,“斥候队正荀城,长安人氏,年十五,图山一战斩敌十四,兼有献策退敌之功,擢升百夫长。”
荀城,正是自己那个纨绔儿子的名字。
前阵子长安还有家仆传信过来,说是二少爷遛出长安,护卫一路追查,几次差点被甩开,最终确定了荀城到了蒲州游玩。
本想着,只要这个不孝子不惹事,出去游历一番倒也无妨,便不再过问。可是,这怎么就出现在肃州军报上了?
如果说,城儿志在从军,自己早就把他带到肃州培养了。
可是,这孩子,一听到要上战场,就怕得两腿发抖,怎么可能会瞒着家里到了边关?
张广见将军盯着人事任免文书沉默不语,心下便已明了,是因为荀城的事。
看来,这个荀城果然与荀氏主家有些关系。只是,自己子侄有了出息,将军不是应该感到欣喜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