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样的境地,军政大权全部落在了宇文烈的手上。
宇文烈志在北上攻打突厥,因此急于解决南方的战局,甚至不惜大量调动东线的兵力。宇文衡虽然大权旁落,却通过迎娶羯部公主的手段,获取了羯部从东齐得到的“永嘉佛牌”,顺利激化大周和东齐之间的矛盾,在东境制造紧张出了局势,分薄了北方、南方的兵力,破坏了宇文烈在短时间内结束荆湘战场、抽身与突厥开战的谋略。
宇文衡的办法显然奏效,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结果是让整个大周动荡了起来。
此后,大局之下,君臣妥协,以大量岁币暂时安抚了突厥。
可就在突厥班师回朝之际,不知哪一方做了手脚,激怒了伊敦可汗。让他再次领兵南下,直接威胁着边关。
于是,君臣之争日趋白热,尤其是在西北军新主帅人选上。
以宇文烈的立场,定然要选妹婿杨炎,可偏偏对方是个执拗的性子,拒不肯接受他的“好意”。
以宇文衡的立场,主帅只要不是宇文烈的人,哪怕是个文弱书生也无所谓。
好巧不巧,就在那个当口,杨玄风悄然潜回京中奔丧,正好落到了他的眼皮子底下。
在上大将军夫妇的祭典上,他出奇不易的诏谕,让宇文烈想阻止也来不及了。
失去西北军主帅之位,好比失去一城。
宇文烈让杨玄风尽快前往西北,用意已经十分明显……就是要送他去死。
下一步,不论西北战况如何,宇文烈都不会同意增兵,任由西北军殊死抵抗,哪怕消耗殆尽也不会影响他的大局。
只要南边的战事一结束,他便能调动足够的力量吞掉突厥大军。
星河心中的怨愤没维持太久……越往京城靠近,她便越担心杨玄风麾下仅有两府兵马,却要戍卫整个北境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