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块之间。而生鸭的批发价,每只20到70不等。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价差,在于品种的差别。良种鸭长的快, 饲料转化率高,但肉质松软口感差,因此价格便宜;而本地的土麻鸭相反, 饲料转化率低,养殖时间长,造成养殖成本过高,价格自然偏贵。
因此,假设龙向梅选择用良种鸭做原材料,每只血酱鸭售价150块的话,抛开人工等开支,一只鸭子约赚90块,1000只就是9万的收入!大圆村能否因此脱贫不知道,反正龙向梅是一把进入小康了。
但是,区区十来万的交易,绝对惊动不到副县长的级别。哪怕现在脱贫攻坚是基层的首要任务,副县长也没那么闲。之所以能引得他出马,是因为本地的土麻鸭快绝种了!
这几年经济增长放缓而物价高涨,猪肉节节升高的同时,带的鸡鸭鱼鹅同步攀升。在月薪动辄几千上万的大城市,居民或许只是口头上抱怨吃不起肉,可到了石竹这样的偏远县城,吃不起肉便不再是抱怨,而是实情。
当然,不至于真如上世纪□□十年代那样,吃顿肉是过年。但居民购买欲望下降,能省则省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很久。稍微了解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通胀紧缩很多时候比通货膨胀更可怕。本县经济持续疲软,囿于交通,物流运输不便,物价比一线城市贵了差不多30%,进一步造成老百姓不舍得花钱。
两面夹击之下,县里的养殖业结结实实的挨了波狠的。养猪户急剧减少不提,鸡鸭鹅的养殖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其中以“高档”的土鸡土鸭养殖亏损最为严重。
毕竟,同样是鸭子,20块与70块的,吃起来能有多大区别?即使大家明知道70块的更好吃,又有几个人愿意花三倍的价钱享那些许的口舌之欲?
自然而然的,土麻鸭的养殖越来越萎缩,又因杂交,基因污染日益严重。再不想办法,口感绝佳的土麻鸭真的要像无数种原生猪原生鸡那样消无声息的消失了。
涉及物种大事,原本不是张国臻一个副县长能左右的。但是,作为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他在任期内,简直为本地的形式操碎了心。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县,农产品要特色没特色、要规模没规模,这若能卖出去,那才活见鬼了!
然在其位谋其政,胶着的局势下,突然接到苏妙云电话的他,立刻动了心思。规模化养殖现在暂时没指望,缺钱缺人缺配套产业,盲目投资是死路一条。但特色化养殖,还是可以想一想的。
网红经济的厉害之处,就在于粉丝为了喜欢的播主,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