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以后也不会放过你,即使我找不到你,会有人找到你。”颜成功义正词严道:“你这是活该,一点儿骨气也没有,打了几下就招了。”
现在有人这么说,无疑在嘲笑他的办案水平。他毫不理会,一本正经地说:“古人说天网恢恢,今人说法网恢恢。大家放心,这次案子办错了,我颜成功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盛文学行伍出身,是肖扬东最亲密的战友,同在一个单位,同是白镇人,志趣相投,两人经常结伴到公园钓鱼,一边钓鱼一边下围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但性格极其相像,像得你完全可以叫“肖扬学”,叫“盛文东”。
他们都是传统板眼里的规矩人,一点也不敢荒腔走板。这样的知识分子和行伍之人,应该说很难存在,存在也很难长大,长大也难茁壮,茁壮也很难持久,持久也很难善终。
要么就做个山林人物,要想气象万千光芒万丈是绝对不可能的。这类人必须一辈子乖乖地听话,在自己的岗位上,小心翼翼地做事,不要做一点分外事。不该你做的,你就不能管闲事,管闲事就是“越俎代庖”。
两人虽然相像,可在有些事上还是有差异的。肖扬东遇到不平事还好,不多事不多言。盛文学是个军人,会发脾气,假若喝点小酒,便忘记了“为尊者讳”的古训,领导同志对他很感冒,经常给他摆上一道,他也不知道。
肖扬东劝过他,老盛啊,虽说小官有小官的好处,大不了不干,不干就不干,一点也不会恋栈,但这样于事无补啊。一个圆盘子,水放进去,是圆的;一个方的杯子,水放进去,是方的……
盛文学听了以后,很以为然。听下去了,但时间地点一发生变化,毛躁脾气又上来了。
李彩明进去以后,作为建设局副局长人防办副主任的盛文学也进去了。那时他的脸上没有眼镜,他的头发没有白,眼睛里没有一丝狡黠的神色,他的脸被深潭流云般的笑容轻轻掩着。
在官场上谁也不是香火不断的金身,连盛文学这样的人也会推进去。有些明白人这样议论。这是骑墙派的言论。
肖扬东再也坐不住了,他冲进郑爽的办公室。
郑爽热情地让座,还亲自为他倒茶。对于肖扬东这个人,他要礼让三分,肖家在昭阳的政治根基很深,而且又是朱宏照的姐夫。
“盛文学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