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
他冷冷道:“陶大将军,按说这是你们梁国的政事,我不该插手。但我想问问你,你打算怎么处置那位上官贤?”
陶北一个头两个大:“柳公子,此事我自会妥善处置,我需要一点时间。”
既然上官贤回来的消息压不住了,他就不可能把人悄悄解决了,必须给外面一个交代。但他也不能今天人回来,明天就把人拉到市口砍头。处置得太快,会被人说他心虚。他现在只能等一段时间,一面观察朝野上下的舆论风向,一面思考对策。
柳江平眯了眯眼,仔细观察着陶北的神情,质疑道:“陶公,我知道那位上官将军曾是你的左膀右臂。可事到如今,你该不会对他心软吧?”
陶北眼皮一跳,张口就反驳:“怎么可能!”
柳江平冷声道:“那便好。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陶公自己也好,为了梁国也好,还请陶公尽快解决这桩麻烦!我想我国君主也绝不愿意见到陶公因此事声望受损!”
倒不是柳江平有多支持陶北,只是他很清楚,现在整个梁国的国运就系在陶北一人身上。这些年陶北为了坐稳位置,不断挑动派系争斗,把朝政大权集于一人之中。这确实有助于梁国政局的暂时稳固,却也意味着没有人能取代他。万一陶北有个三长两短,梁国立刻就成一盘散沙了!陈国又送钱又送粮,就是怕出现这种局面,所以柳江平一听说早上的事,立刻赶来见陶北了。
说完上官贤的事,柳江平神色稍缓,换了个话题:“我今日来,其实是想问问陶公,不知出兵河南的事,陶公可有计划了?”
陶北皱了下眉头。
此事原本没有那么快,他与陈国结盟的事也才定了个大致,具体的细节双方官员还没商谈完。可柳江平现在便催问起来,显然是急了。
这对陶北而言也是好事,早日把战事提上日程,陈国就会早日把粮草送来。而且,一旦出兵,便可利用战争向外转移矛盾,上官贤的事兴许也能压下去了。
于是陶北道:“有。我欲派遣十二万兵马出征河南。”他将几路兵马简单向柳江平介绍了一下。无疑,那些都是他手下非嫡系、不听话的兵马。
柳江平对军队的数量显然是满意的,至于其他的,他也不能插手要求陶北非得指派哪路军队。他又问道:“那不知陶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