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废品站很难见到一辆废旧自行车,他想从自行车厂以外的地方买车轴和链条,买不到。
想了一路,钱谨裕站在大门前,迎头撞上一个人。他抓住门框,借着昏暗的光线仔细一瞧,是姚博恩的大哥,惊喜道:“博俊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下午回来的。”姚博俊楞了一下,才想起和他说话的人是谁。
钱谨裕和他说了两句话,看出他有事做,和他说了句:“博俊哥,天色不早了,我回家吃两口饭,明天聊。”
“行。”姚博俊的身影和夜色融合在一起。
钱谨裕走到院子里,看到姚家房间里灯火通明,气氛有些诡异,不会真被他乌鸦嘴说中,出大事了。他抠了抠下巴走进屋里:“妈,平常这个时间点还有人在巷子里说话,今天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博俊哥回城你知道吗?”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送上,棒不棒————————
第132章 第六世界
“一个院子里的,怎么可能不知道博俊回来。不仅博俊回来了,阿兰嫂子的儿子、汪敏姐的闺女都回来了,离家十来年的孩子们都回来了,他们哪有心思在弄堂里闲聊。”钱母回应儿子,眼睛却瞥着女婿捏一根针,用特殊的线缝什么真皮女式包。
听女儿说这批真皮材料有瑕疵,女婿以前的同学低价卖给女婿,那位同学心大的把真皮材料给女婿,让女婿什么时候有钱再给钱。
一个大男人做的包能卖出去吗?
周围的邻居扯一块布自己做的布包,或者自己用毛钱勾零钱包,谁会花钱买这玩意儿。
纵使钱母不看好女婿,也没开口劝女婿别浪费时间精力。她走了一会儿神,回想到阿兰、汪敏看到孩子,脸上没有惊喜,反而吓坏了、愁坏了,感慨两句:“下乡的知青陆陆续续回城,有的人一走十来年,兄弟已经成家生几个孩子,房子早已被新成员占据,地位尴尬啊!”
孟隽的手顿了一下,他替兄弟下乡当知青,背井离乡十来年,好不容易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中,可家里的人却把他当成陌生人,埋怨他不该回到城里,应该在农村扎根。
他的眼睛暗了暗,继续缝制手中的包,脑子里想的全是父母、兄弟留他一家四口吃一顿饭,回乡的火车票替他们买好了,劝他们回乡下安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