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吃中华火锅?正呐!”
阿三:“那做医生、律师什么的,用不用阉呐?”
阿米尔辉挑了个白眼:“不用,医生、律师是负责阉人的!”
阿三:“好哇!”
然后阿米尔辉班的门被推开了。阿米尔辉发现,出现的是他们这里的老师。不过不是纳米,而是另外一名男性老师。
上课了。
这节课上文科。
教室也彻底安静下来!
“起立!老师早!”
“同学们早,请坐!”
白皮肤的男老师一看人齐了,座无虚席,说,“现在,上课!”
然后,大家彻底进入印度节奏!
中华人多数带着耳朵去听会,印度人上课、参加会议,既是为了听人家说什么,更是为了让人家听自己说点儿什么。这才从学生时期就开始养起的,也许出于这种原因,演讲者讲完后必须留出时间回答提问。提问非常踊跃,会议主持的老师一再提示“时间只允许提最后一个问题了”,提问者仍纷纷举起手来。
提问前,他们往往大侃一通,把自己的看法阐述出来。许多发言者事先都做了认真准备,上台时手里拿着稿子,但很少有人照本宣科!
阿米尔辉发现,印度人课上,既能直抒己见又注意不强加于人。虽然看法相左甚至唇枪舌战,但始终彬彬有礼,讲完后互相握手致意,仿佛多年未见的老朋友重逢。听众对发表不同意见者都给予掌声,不中听的也不发出嘘声。
看阿三还回味在刚才的话题中。
阿米尔辉笑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说,“当l你是别想了,改天我请你吃我们的中式火锅,现在先上课吧。”
阿三眼睛透亮,馋了,“好。”
接下来阿三听阿米尔辉的话,果真认真上课,两耳不闻窗外事!
这样也好。
相处起来比较轻松。
阿米尔辉则很没自觉的不去听课,也很自觉地将书丢掉一旁!
阿米尔辉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好,书就好比女人,一个人拿到一本新书,,因为至少这本书里的内容他是第一个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