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情之暖,什么是岁月馈赠,什么是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浩瀚无边的意义。
皇帝需要一种向内的开解。
而王疏月则一直渴望向外的突破。幸而在茫茫人海之中遇到了彼此。
从此,无论是浩瀚的历史长河也好,还是一日之中的阴晴变化也好,都有彼此在侧,同坐同观。
“王疏月。”
“嗯?”
“朕明日想再带你去一次外八寺。”
“还是去普仁寺吗?”
“嗯。桑格嘉措与其弟子正在普仁寺做法会,朕有几年没见他了。陪朕一块去。”
“好。”
“疏月,你记得朕在普仁寺跟他说过的话吧。”
“记得啊,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第132章 占春芳(四)
第二日,皇帝在热河行宫的万树园中与桑格嘉措一道观看了火戏,已经年越六十的老活佛,亲自扮演文殊菩萨,为皇帝了一回羌姆(即打鬼,这是一种黄教的驱鬼舞蹈)。
星月夜,又归至普仁。
皇帝同桑格嘉措在妙法庄严殿中对面而坐。
论经论,谈宗政。浩瀚的星空在外,清风穿户,撩动大片大片的经幡。
王疏月牵着大阿哥的手,一道坐在摇动的灯火,静静地下旁着那二人的对谈。
明亮的海灯把皇帝的照在一副巨大的经幡之上。
皇帝盘着腿,坐在蒲团上,腰背笔直,眉心轻锁。手边放着一盏浊饮的茶(即奶茶,区别于汉人喜欢喝的清饮茶),此时业已见底。
两个人已经谈论了很久,话题仍旧艰刻难懂。
其中涉及到部族的信仰与宗教派别的划分,相互渗透,彼此牵制。
谈至深夜,又逐渐演变成了对黄教经典,《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三要的辩论。
大阿哥托着脑袋,从头到尾都听得十分认真。
王疏月撑着下巴,看看皇帝,又看看大阿哥,这两个一本正经的男子,他们虽然隔代而生,性格也大相径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