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温馨热闹。
足足干掉整整两只活羊,半扇牛rou,并三筐鲜菜,吃饱喝足撤桌儿上鲜汤,有一口没有一口的喝着,大伙儿围坐炉前闲聊,正嘻嘻哈哈的笑闹着……
突然,一直坐在姜氏身边,怀里抱着外孙儿姚小郎,姜母转头,突的对季老夫人开口,“老亲家,咱们家小郎眼瞧都快十岁了,这半大不小的孩子,咋没让他进个学啥的?枝儿都是王爷老千岁了,那有学问的贵族老爷,那个啥的国子监……就是翰林老爷给教书的地方,咋没把咱们家小郎送过去啊?”
“这么大的男娃娃,总闷家里跟小姑娘似的养活,日后咋顶门立户啊?”她说。
姜老夫人刹时哑然,脸色僵硬起来。
屋里,原本热热闹闹的气氛,瞬间鸦雀无声。
第一百五十四章
昔日, 姚家抄家流放那会儿,姚小郎不过是个刚刚周岁的奶娃娃。
一走三个月的流放路, 他是在大人们怀里熬过来的, 姚家这一群, 上至季老夫人,下至姚青椒, 谁没抱着他, 背着他, 累的几乎断气呢。
周岁的娃娃还没彻底断奶, 然而,流放路上, 能吃上口饭——都不敢说热饭,就算不错了, 上哪儿寻奶给他喝?不管是凉窝窝头, 热玉米面儿,路上摘的野菜, 随手打来的兔子,但凡是熟的, 赶上谁算谁,放嘴里细细嚼碎了, 就往姚小郎嘴里抹。
把个小娃娃吃的,三,四天解不出手来。
憋的小脸直泛青,疼的哇哇哭。
把大人们心疼的啊, 都不说姚天达和姜氏了,连姚千枝都觉得满心不是滋味,生怕这孩子会半路夭折。
——他太小了!
好不容易到了地头,不知怎么混起的,姚家满头雾水的跟着姚千枝起势,一路坐火箭似的笔直上升,直至摄政王位,眼瞧问鼎天下……碍于她的性别,碍于身处的时代,姚家男人的地位就很尴尬,其中,姚小郎自然最甚……
他是姚千枝的亲弟弟,是按理,会继承姚家三房家业的男丁。
父母在世,儿女没有置产的权利,女儿不管多能干,除了嫁妆外,她不能带走自家任何东西——这是无论律法,还是民俗,都承认的‘真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