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作品不为市场所接受,那原因是多方面共同造成的。不仅仅是题材的缘故,还有演员青黄不接的关系在里头。
试想十年前当道的演员和现在的能一样吗?就算他愿意让现在的小鲜rou演他那些底层劳动人民题材的剧本,粉丝也不愿意啊!?更不用说这一茬又一茬的新人演技一个比一个捉急,而且差不多都是在蜜糖里泡大的,你让他们拿什么演现实题材的苦情戏?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叫“马太效应”。一个长相出挑的人从小得到的瞩目就比旁人多出许多,因而更容易受到优待,一路畅通。这点放在如今那堆流量红人身上更是明显。他们有的人不是不想演好戏,但是自小锦衣玉食惯了,你让一个王子捶胸顿足演贫儿,完全是在强人所难。
熊国强一次次在酒桌上和自己的老友大吐苦水。话题绕来绕去就是自己手中压着一个好本子,日思夜想把它拍成电影。但是资方一定要找个流量做主角才肯给钱,说是怕赔本。这可真是愁煞了熊国强,让他杯杯苦酒入喉心作痛,有劲无处使。
但是今天,老友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是替他相中了一个好苗子。
那是一段来自试镜会上的视频,镜头画面完全不讲究。但是那屏幕中央的演员还是突破了场地人员等各种限制,爆发出了惊人的戏剧张力。
熊国强立刻就把他认出来了,这不是砌天录里演秦昔的那个鲜rou吗,叫、叫什么来着?
“顾凛冬。”
丛声笑呵呵地给自己和熊国强都倒了杯酒。
“你别看他年轻,但是他的底子不比那些演了十几年的人差。我觉得他身上藏着一种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的东西,但是什么又说不上来。”
熊国强如获至宝,当即要求丛声给他牵线搭桥,让他能和这演员见上一面、吃顿饭、看看有没有戏。
丛声说你着什么急啊,人家未必看得中你的本子呢,再说了,人家现在也火了,还要看档期的。熊国强拍着自己的光头着急,嗨呀,那你就先帮我把本子送过去试试吧。
三天后,那头传来了消息,说是答应见上一面。
饭局也是丛声组的,定的是一间酒楼包厢。熊国强原本以为自己会等上很久,谁知他屁股还没坐热,就有人推门进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