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宁风起正拜托自己刑部的朋友详查孙太医一案,听见这话,连忙转身,就见几个勋贵笑着走过来,脸上那笑容怎么看都像是笑里藏刀。
不过老家伙是什么人?那是谭锋在他面前夸宁溪月温柔婉约都能面不改色揽功的,对付这么几个不怀好意的勋贵,还不是小菜一碟?
因点点头,示意朋友先行离去,他这里便也连忙赶过来,拱手笑道:“今儿的早朝时间有些长了,且这几天礼部确实忙碌,我这么大岁数,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也只好倚老卖老,瞅着这么个空儿躲躲懒。诸公这凑在一起,是为了去吃酒吗?唉!当真羡煞人也,可惜我没有这个福气。”
说完便见保国公笑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宁大人何必抱怨辛苦?咱们倒想和你换一换,可惜皇上不让咱们这些勋贵参政,也没办法给朝廷出力。说起来,皇上对宁大人,倒当真是看重的很啊,女儿在后宫已经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竟然仍让你在六部任职,呼风唤雨,宁大人才真是羡煞旁人呢。”
宁风起连忙摇手道:“罢了罢了,诸公休要取笑于我。我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混上一个爵位?还不是因为之前做的那桩天大错事?我倒想像诸公一样,能够坐拥富贵,娇妻美妾在侧,悠闲度日,可皇上不许,我也只能徒呼奈何。至于在六部之中呼风唤雨,何曾有过?你们也看看我如今的职位,不被人欺侮,就已经是托我那闺女的福了。”
众勋贵便纷纷笑起来,直说何必自谦?你才是皇上眼中的栋梁之才,非我等可比。
宁风起和他们打着哈哈,坚决不承认皇帝是要重用自己,只说如今他在六部中熬着,就是皇上对之前他犯了错的惩罚。
如此扯来扯去,勋贵们也不耐烦和这老狐狸虚与委蛇,终于将话题扯到了海贸之上。镇国公便故意感叹道:“听说朝廷派出去的船队竟让倭寇给灭了两支,这真是……唉!如今民间多还不知道那是官船,若是知道,咱们大夏可真要颜面扫地了。先皇北征匈奴得来的那点威名,就要没了。”
保国公立刻跟了上来,粗声粗气道:“叫我说,就不该开海。祖宗的规矩那是轻易能更改的?偏偏皇上年轻,不知道听了谁的撺掇。如何?这就碰了钉子吧。咱们多少年不曾下海,无论船只还是水手甚至是护船的官兵,都稀缺的紧,怎么可能在茫茫大海上所向披靡?一旦被人灭了,丢的那点东西银钱事小,这天朝上国的威名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