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换来的。“
数日之后。
高太后将李宪,宋用臣先后贬出宫去。
李宪是官宦中夺取熙河路最大功臣,而宋用臣主持了导洛通汴工程,以及军备的修治,对方与新党关系极好。
李宪,宋用臣都是内臣,所以高太后一句话就贬了。
这是帝王家的家事,大臣们无从插嘴,但这却是一个信号。
李宪,宋用臣走了,那么其他朝堂上的新党是不是也可以走了。
高太后又告谕宰相们:“保马法扰民极大应早罢之,同时见新法有不妥的地方立即修改(行法有不便于民者改之)。”
自市易法后,旧党又将矛头对准了保马法。
保马法是不是扰民?
仁宗时采用牧监制度,监马三四万匹,占据良田九万顷,岁费百万。
朝廷几乎每年用五百贯养一匹马。
为何国初时推行马政没问题,但后期不行呢?
就是因为人口众多,如今大宋百姓已是突破了一亿,但国初时才多少人口。
人口多了,土地就不够用了。
老百姓就要往内卷。
同样是一顷牧场与一顷农田,哪个产值更高,老百姓选择种哪个,不言而喻。
将牧场营田是普遍操作。
熙宁时统计,牧地只剩六万八千顷,这是在籍数字,实际只有五万五千,其余尽隐于民。
所以王安石的保马法由是而出,提出了‘蓄之在民’的主张。
想出了让老百姓中的三等户和四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