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带上一批必备的能吏之外,扶苏还恳请许、谢两位老先生借出几个弟子,好因地制宜地解决邯郸郡那边的灾害问题,有专业人士评估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到时该修渠的修渠,该防灾的防灾,不至于浪费人力物力。
得知是要去救灾的,许老先生和谢老先生没有犹豫,把自己的弟子借出了大半。
请完农家和墨家的人,扶苏又去挖来包括徐福在内的一批太医。
大灾之后可能会有大疫,他挑的都是擅治时疫的太医,可以及时做好防疫工作。
两边的队伍一会合,出行的队伍就比较庞大了。
扶苏得知嬴政还给自己派了两拨军中挑出来的精锐,有些感动又有些发愁:这样出行是不是太劳师动众了?
这还没算上押运粮食的队伍呢。
扶苏跑去和嬴政说了自己的担忧。
嬴政说道:“既然你大言不惭说要去稳定人心,多带点人不是正好?”
扶苏一想也是,自己到底还小,多带点人更能安抚人心。
扶苏不再推拒,转而关心起另一个问题:“出使燕国与魏国的使者选定了吗?”扶苏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建议,“孩儿觉得燕国那边可以让丹叔回去一趟。丹叔来咸阳这么久了,想必也想念燕国,正好让丹叔回去小住几天。由丹叔开口的话,燕王必然会答应征用邯郸郡百姓到燕国修路的。”
这事搁谁身上都会犯嘀咕:秦国会这么好心送他们的百姓过来做白工?肯定有诈!
所以要是让燕太子丹回去游说燕王,说不准会顺利很多。
嬴政没否决扶苏的提议。
其实燕魏两国不乐意配合更好。
按照扶苏所说的干活给粮法子,秦国各郡也能帮邯郸郡百姓度过这个灾年。
等邯郸郡缓过劲以后,正好可以谴责燕魏两国见死不救,发兵把它们给灭了!
相信到那时候肯定不必再担心邯郸郡那边的百姓在背后使绊子,毕竟在他们快饿死的时候燕魏两国可是拒绝给他们半口饭吃!
至于扶苏觉得让燕太子丹回去游说燕王,嬴政也觉得不错。
不过他的看法正好和扶苏相反,这事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