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哪怕只是百分之一的读者来追新文,也足以让《那年春光下》的成绩压过大多普通水准的网文。
是以在墨然阅读这个新平台上,它依旧顺利成了流量扛把子。
连载半个月后的某一日,谢青因为奖项申请表的事去找陆诚,推开办公室的门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蹙了下眉头,她辨别出是什么味道,看向陆诚:“喝酒了?”
“上班,喝什么酒。”陆诚抬头,无奈而笑,手一指墙边,“宋墨昨天来借酒消愁了。”
谢青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看到一纸箱的啤酒易拉罐。
不仅都喝完了,而且大多被暴躁地捏扁踩扁。
“怎么了?”她疑惑,边把填好的表格交给陆诚边问。
陆诚叹息:“墨然阅读的事,他心急。”
谢青想想:“情况不太好?”
陆诚点头:“是,不过他其实有心理准备。”
现在业内的格局很稳定,男频女频各有几大网站划分山头,各个风格基本都已有大站在做,新网站要起来,很难了。
至少在过去五年内,陆诚想不到任何一个真正称得上做大了的新站。诚然很多后起之秀都在运作,而且有些过得也还算滋润,但论流量和知名度,一时之间都难以和老牌大站匹敌。
这些,陆诚和宋墨都很清楚,所以陆诚一直没有自己尝试过做平台。
宋墨要踏足这一块时跟他这个大股东打过商量,他的观点也是不做最好。要搞从代笔转型做原创有很多途径,诚书文化的综合性运营方式比搞一个网文平台的风险要小得多,起步时还反倒不需要像搞平台那样烧钱。
可宋墨很坚定,他觉得这个圈子里大多平台都太过逐利,这样发展下去不健康。
陆诚没有坚持拦他,但提醒过他无数次,非要做平台就要做好遇冷甚至夭折的准备。
宋墨对此本身也很有数。
可等到平台真的开起来,事情没起色,心态还是很容易崩。
谢青很有些诧异:“编辑说我在墨然的数据也不错?”
因为连载进度比其他渠道快五章,她基本章章点击都超过两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