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国外的条件更好,由此留在国家的,也不稀罕。可小邵东家这种,毕业回国家里蹲的,一般都是学业上乱七八糟的居多。可一打听吧,人家还是当年的优秀毕业生,还是双学位,不修是给他面粉厂修机器,还是去天津修商船引掣都没什么问题,可见课业的确优秀。就是性格懒散了些,可要说懒散,粮食生意争取的也挺积极。交谈起来,眼光也是有的。潘东家这才相信,世上真的有这种给自己一放假放大半年的年轻人。当初争取粮食生意这么积极,估计是在家把懒病养好了,想出来看看。潘东家主要是相中小邵东家的才干,年轻人懒不错,时时鞭策着些,也就好了。潘东家道,“什么时候令尊令堂有空,不妨请他们来北京一聚。”
小邵东家很实诚的说,“我这就回乡,把我爹娘接来北京,商量亲事。”
潘东家点头,汝子也教也。
当陈家人听闻小邵东家这亲事时,皆瞠目结舌,想着小邵东家这可真有本事,非但做成了粮食生意,还顺道把自己终身大事给解决了。这留学生就是不一样啊,效率忒高。
第44章 深思
小邵东家这事儿,当真是带有几分传奇。
好在,这个年代,老丈人相中女婿,进而许婚闺女的事也并不算罕见。
陈家人再见到小邵东家的时候,就是小邵东家和父母过来陈家拜访了。邵东家邵太太早就见过了,只是,邵家是县里大户,陈太太面对邵东家邵太太时,总有些拘谨卑怯、不知所措。宋苹更不必提,她还不如陈太太哪。
都是买卖人家,邵家人便是将将傍晚的时候过来的,如今这三伏天儿,这个时辰凉爽些,再者,也不耽搁陈家生意。陈家父子还没回家,陈太太便与褚韶华道,“唉哟,邵东家他们来了,赶紧去把你爹他们叫回来。”
“行,我知道了,妈。”褚韶华笑着请邵家一家子坐了,叫着宋苹一起张罗茶水。
小邵东家笑道,“弟妹不用忙,也不用去喊陈叔回来,咱们说会儿话,估计陈叔他们也就回来了。”
邵太太接了褚韶华亲自端来的茶,也说,“是啊,不用去喊人,咱们又不是外人,别耽搁了生意。”
“没什么耽搁的,这会儿功夫也要回家了,只是若不去知会一声,爸爸回家定得不高兴,说我们怠慢了伯父伯母。这几天,他一直念叨着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