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遂一拍醒木,双目如炬地在场内扫视一圈,偏在丸子脸上定了片刻。
那鹰隼般的目光令丸子如芒在背,莫名的不自在。
却听一旁的苏柒兴奋道:“大概是要讲个征战沙场的大英雄的故事!”
“今日所说的故事,不知何朝何代,不知何地何洲,我们姑且称之为‘未名朝’。
话说此朝有位开国皇帝,在位五十余载,开疆拓土、励精图治,也算是一代贤主。然人有天命帝有寿终,终在七十岁上到了大限,驾崩而去。
这位老皇帝膝下九位皇子,唯皇四子与皇七子为嫡出。老皇帝弥留之际立下遗诏,令速传镇守北疆的皇四子归来,继承大统。
这厢老皇帝闭了眼,负责传旨的公公和金吾卫火速启程,奔北疆寻四皇子而去,奈何北疆山高路远,一众人足足走了月余,才将先皇遗诏送至四皇子手中。四皇子惊闻噩耗悲痛不已,大哭一场后,遵循遗诏启程往帝都而去。
四皇子昼夜兼程赶回帝都,然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太和殿的龙椅之上,已坐了一位新皇帝。”
第32回 未名朝轶事
“这新皇帝不是别人,正是他嫡亲的七弟,七皇子。
原来,老皇帝临终之际立遗诏之事,被身边人走漏了风声去,传到了在帝都的七皇子耳中。
七皇子听闻父皇传位给他四哥之事,心中着实不甘,于是借四皇子尚未赶来继位的空档,串通先皇身边之人,假造传位于皇七子的遗诏,又大肆拉拢朝中文臣武将,终矫诏继位。
四皇子率军来到帝都之时,七皇子已做了月余的皇帝。四皇子虽经年驻守北疆,拒鞑靼等诸族于关外,然其文韬武略,在帝都人尽皆知,在朝廷内外颇有声望。此番携遗诏而来,与七皇子之矫诏相比,真伪立现。
七皇子遗诏虽假,然登基诏书已昭告天下。四皇子遗诏虽真,却终晚来一步。一时间,朝中文臣武将自然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四皇子夺位,拨乱反正;一派则力主将错就错安于现状,以免朝纲不稳、国家动荡。
就在帝都内外云波诡异、暗流涌动之时,四皇子却出人意料地表示放弃皇位,自请回北境,继续镇守边关。此语一出,满朝皆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开国元老、内阁首辅李大人亲自出面,劝服了四皇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