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傅落银最近投资负责的项目接触的都是年轻人,最近有个叫陈饮的大三学生通过项目认识了他,找周衡应聘了实习学术助理,帮傅落银处理一些周衡处理不了的事情,比如专业性能强一点的。
他本来在旁边帮傅落银整理归档文件,听他念了之后“噗”地一声喷了。
傅落银抬起眼瞥他。
陈饮急忙正色,噤若寒蝉。
虽然傅落银年轻,跟他接触的人也知道,他不太走那些个上了年纪的人的做派,没有官僚气,平时玩笑也开开,但是正经场合是不会有人没脑子去开玩笑的。
“别紧张,说说看。”傅落银皱起眉,“我也觉得这个有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些地方恐怕有漏洞。你是学生,你从你的角度说说看。”
“傅总,我就说实话了,学术圈不大不小,里边也分三六九等,而且最看派系和师门。我念金融的,方向偏理论,我们这个系博士生要毕业,至少要发两篇中级以上的期刊文章,但是哪里有那么多新题材给我们发呢?大部分都是新瓶装旧酒,而且不止我们,我导师,他任教二十年了,联盟现在的规定是十二个月内不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就要降级或者取消评职称资格,我们导师还好,我认识一个同学的导师,做冷门生物分类的,也不发论文,就是带学生,分类归档,也在做实事,但是看病钱都要省着用,反正我觉得……一竿子打死可能,有点问题吧。”陈饮诚惶诚恐地说。
傅落银“嗯”了一声。
他的工作性质注定了要和许多学术圈的人打交道,陈饮说的情况他也知道。
联盟规定的“十二个月”时限一直都饱受诟病,但是一直缺乏整改,这本来就是一项不完全对的规则,而现在禾木雅的意思,显然是没有考虑到漏洞存在的情况,而要去抓漏洞之下攀附的存活者。
关于“同一作者核心内容重合率大于80%的期刊论文重复发表”很常见,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有个现象,就是“灌水”或者“刷资历”,圈里曾经出过本科学生一年发表20多篇顶刊的情况,行内人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尤其是做实验方向的,一种物质改改官能团,测一测红外紫外,讲一个好点的故事,阐述一下这个物质以后可能会有什么作用,投稿之后就是一片漂漂亮亮的文章,其意义差不多就是把青椒炒鸡蛋的做法研究换成了红椒炒鸡蛋的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