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停下时,已经过了清明,气温也终于在反复升降过程中,固定在零度以上,俞蘅就开始砌炕了。
砌炕这件事,在老亢村是个稀奇事儿,应该说在南方都是怪事。再冷,买台电暖气就能应付,要不装个暖气片也就差不多了。就是北方,一般也是农村砌炕比较多,现在社会发达,各种取暖的电器多得用不过来,怎么还要砌炕?
别人不理解俞蘅也不管,带着周清荣一点点地把炕砌好了,只在中间的卧房砌,修烟囱、火墙等,炉灶就修在客厅里,将客厅隔出一半来做今后的厨房。材料都在c城建材市场买齐全了,顶多上隔壁黄泥岭载半车黄泥回来,价格上也不贵。
因为空气还是比较潮、湿、冷,进程就比较慢,总要等泥干才好做下一步。周建业嘴上不赞同,觉得他们“浪费钱”“瞎折腾”,可还是天天来家里帮忙,说周清荣:“你就不是做这种活儿的,我来!”
“三弟,现在他爸没了,他就得顶立门户,你别惯着他,真心疼他就多教教他,不好让他背着手站在旁边看着的。”
周建业一听有道理,招呼周清荣:“来,我教你怎么和水泥,这水加得也有讲究的。”
他虽然不懂砌炕,可有一把力气,俞蘅指挥着他就知道该怎么办。弄好家里的炕后,俞蘅坚持给他们家也做了一个,借口也是现成的:“剩下的材料不用就浪费了!你比你哥小不了两岁,也不能冻着了。现在用不上?没事!明年冬天就用上了!”今年确实比往年冷,烧炕其实更省电呢,等闲了他就上山砍些树枝去晒存起来,收水稻后剩下的水稻杆也能用……这么一想还不错,周建业也就不拒绝了。
弄好之后,天真的晴朗了,迟来的春天到来,村道两侧野生的桃树开始抽枝芽,只是去年的冬天和今年的春天都比较长,一口气到七月,村上的小学都放暑假了,天气还是很凉爽,室外温度也就十四五摄氏度。
南方都这样,北方就甭说了,网上消息天天刷刷刷地更新,都在吐槽这鬼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