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了三座大桥连接两岸;水中船舶如织、川流不止;南来北往的客商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宽阔的青石板路,合理的房屋规划,干净的市容市貌,俨然已有现代城市的影子。
但飞水终究太小太偏,只能作为管平波“广积粮”时的跳板,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都城。
别说飞水,哪怕是应天,也不过是临时首都罢了。
飞水城的百姓自然不舍,“首都”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巨大的资源倾斜才会在此山沟里造就巨大的繁荣。
一旦北矿营迁走,飞水的没落便成必然。
而且这里做中枢虽然不短,却偏偏不是“龙兴之地”,将来能获得的好处,很可能不如名不见经传的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