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他未犯错误以前,就应当向他指出他的错处;而在他既犯以后,就决不要去责备他,因为这样做只有使他生气,使他出于自尊而反抗你的。在教训他的时候,如果引起了他的反感,那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我想,最不恰当的,是向他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要想使他回忆起你告诉过他的话,最好的办法是:在表面上好象是把你说过的话忘记了似的,相反,当你看见他因为没有听你的话而感到羞愧的时候,你要和和气气地用好言好语把他的羞愧遮盖过去。当他看见你为了他而忘记了自己,不仅不使他难堪,反而安慰他的时候,他一定会感激你的。如果在他伤心的时候,你再去责备他,他就会恨你,而且会发誓不再听你的话,以此表明他并不是象你那样重视你的意见的。
你对他的安慰,其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教训,如果他对你的安慰不起任何疑心,则这种教育便愈是能够收到效果。我想,当你告诉他说许多的人也犯过同样的错误的时候,他是料想不到你会对他说这样的话的,因此,你采取在表面上同情他的办法就把他的错误纠正过来了;因为,对一个自认为比别人高尚的人来说,借口别人也有这样的例子来安慰自己,那是很可羞的,他将明白,他今后顶多只能说别人并不比他强了。
犯错误的时候,正是可以用来讲寓言的时候。我们借寓言这种奇异的形式去谴责犯罪的人,就既能教育他而又不冒犯他;他把寓言所讲的真理用来看自己,于是才明白它所讲的话果然不虚。从来没有上过别人的吹捧的当的孩子,是不可能懂得我在前面所解说的寓言的;可是,刚刚上过拍马屁的人的当的蠢孩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乌鸦的确是一个傻瓜。这样,经一事他就长一智,对一件事情的经验,他很可能不久就会遗忘,然而通过寓言,就可以刻画在他的心里。一切寓言中的教训,都是可以从别人的经验或他自己的经验中取得的。凡是要经过一番危险才能取得的经验,就叫他从历史中去寻找,而不要他自己去尝试。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那就让年轻人去冒一下危险好了,我们还可以用寓言的形式把他目前还不知道的特殊的事例编成格言。
不过,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你应该阐发一下这些格言的意思,更不是说你应该把它们写成一定的格式。大多数寓言在结尾时候提示的寓意是最空洞不过的,也是最为人们所误解的,似乎是因为这种寓意不能够或者不应该说清楚,所以才采取这种办法让读者明白似的!为什么要在结尾的地方加上这种寓意,以至剥夺了读者自己动脑筋去体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