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红薯非但小,而且口感也不如后世改良品种,但对秦放鹤而言,意义非凡。
烤熟的红薯外皮皱巴巴的,好?些地方已经与里头的瓤儿分离,轻轻一扯就掉。
趁热吃一口,软烂香甜,烫得直嘶溜,嘴巴和鼻子一齐往外猛喷白汽。
三个加起来一百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啃了?半宿红薯,又用油炸土豆块拌狼牙土豆吃,睡意全无?,不免说起政事。
“无?疑自去翰林院,”秦放鹤问齐振业,“至于有嘉你,太仆寺和良牧署都够资格……”
两个衙门都是管牲口的,正好?跟齐振业的过?往和特长对口,比较方便他留京。
好?歹也五十多岁快六十的人了?,就别远去了?,老兄弟们都在这里,也好?彼此有个照应。
老了?老了?,还得人家操心,齐振业就有点不好?意思,搓着?手说:“你忙你的,我哪儿都成。”
养牲口跟养牲口的也不一样。
太仆寺是养战马的,归六部管,算是兵部比较重要的属衙。而良牧署虽也有马,但多是供皇室和达官显贵们出行游玩的普通马,更多的还是牛羊猪等家畜,供应日常吃喝、祭祀。
前者?更有前途,压力更大;后者?更轻快,但基本上一辈子也就到这儿了?。
齐振业便是知道太仆寺的门不好?进,所以才不想继续麻烦秦放鹤。
听?他这么说,秦放鹤就明白了?,“好?了?,你不必管了?。”
他操心别人,别人也操心他,自然?要问他在内阁待得如何,与盛和帝相处如何等等。
秦放鹤也不瞒着?,“当今性子软些,自然?不如先帝果决,不过?和软也有和软的好?处……”
这并非成熟不成熟,而是本性如此,就好?像有人天生残暴嗜杀,有人天生博爱众生,到了?七老八十也不会变。
天元帝在时,秦放鹤相对被动,凡事只能?试探、引导,许多事不便施展。
但盛和帝不同,秦放鹤已经隐隐抢占了?主动位,大部分时间都显得更加干脆利落,甚至可以说强硬。
而现在,透过?孔姿清顺利回京一件事便可隐约窥见,盛和帝似乎也渐渐适应了?他的强硬。
这是一个好?信号。
这种强硬是有节制的,也很?有必要。
因为盛和帝的性格更平和,性子也更绵软,如果给?他太多自由,太大的选择空间,反而容易瞻前顾后,受人蛊惑。
这类人需要适当的从外部施压,引导他快刀斩乱麻。
盛和帝的性格也从根本上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