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下毒(一)
这件事情要说起来也挺简单。
开学以后的某一天, z省清水乡卫生院来了一位急诊患者,26岁, 男,叫虞跃。虞跃对医生说,他有流泪、流涕,于是内科助理医生常规诊断为重感冒,打了针,开了药, 叫人回家静养。
结果, 仅两三个小时以后,虞跃再次来到医院。流泪流涕非但没好, 咽喉肿痛又出现了。他不放心, 再次来看, 还说有些头晕脑胀。感觉依然是重感冒,值班医生叫他离开。然而虞跃mama十分坚持, 叫李莫群也看一看, 图个安心。医生无奈, 打了电话, 李莫群倒没说什么, 在大半夜赶回医院。
查完发现,五官问题不小, 眼睛有结膜炎、角膜炎, 口腔有水肿、白喉。看着像是受到刺激, 产生炎症。李莫群以防万一, 做了一些额外检查,比如验血,比如x光。
这一查,发现不对!
虞跃竟有肾衰症状!各项数值都不对劲!虞跃自己也说少尿,一个晚上没上厕所。
而且,血液当中npn(非蛋白氮)有增高。
他认为是急性中毒,立即询问患者虞跃是否接触过化学品,然而虞跃一脸茫然,说自己是z大博士,平时都在学校上课。这一回是meimei结婚,才逃了课回到老家。
李莫群在头脑中把常见毒药过了一遍,比如亚硝酸盐、各种农药、氰类、砷类、汞类,而后发现没有一个符合虞跃此时症状!
他叫对方立即转入三甲医院,他没办法知道究竟是什么毒。
z省清水乡卫生院配有一辆救护车。说来也巧,救护车在当天晚上已经送走一名患者,此刻正在回来途中,还有10分钟才能到。
就在这个时候,李莫群想起了清水乡卫生院刚引进的机器——思恒急诊。他还记得那姑娘说,它也可以帮助诊断中毒、感染,虽然无法给出结论,但能搜寻过往病历,给出建议。
于是,在等待的这段时间,李莫群将患者症状、检查数据等等信息输入ai,仅仅过了一分多钟,ai便在数据库中“探索”完毕,并列出了它认为最可能的答案——乙撑亚胺急性中毒。
它判断的依据就是两份论文。一份是美国的,paper报告了两个口服乙撑亚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