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双帝在位,诏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其实荀澜也就是有个借口罢了。哪边诏书对自己有利,就借哪边的名头。
于是就有了几日后,两军对垒的局面。寒玦、黄盖率领三千骑兵,星夜援助宛城。
虽然孙坚有万余人,却一点都不敢小觑三千骑兵。因为普通骑兵的战力尚且是兵卒的三倍,何况一看对方就是精锐?
寒玦和黄盖所率领的人马皆着一身从头包到脚的重甲,头盔只露出两只眼睛,脆弱的脖颈和下巴等弱点尽数遮住了。
手持盾牌,武器则是百炼钢做的长/矛和长/枪。还有五百人马,亦是包地严严实实的,背着长弓,箭囊里满当当的都是锋利的铁箭。
寒玦和黄盖素会治兵,队形齐整,一看就是训练有度的部队。
即使自认带兵天下第一的孙坚,看到了也不由发憷。
“这到底是哪里的装备!竟然有这么尖锐的武器和结实的盔甲!”他看了一眼就明了了彼此之间的差距:“这重甲和长弓箭队配合,不万人齐上岂可破?”
他的部将程普也说:“豫州的武器着实诡异,上次的铁球不说,这次光看他们的盔甲,皆是没有一丝缝隙的铁甲,实在是太惊人了!”
汉代虽然早就有了铁甲,但唱主角的仍然是物美价廉的皮甲。将军和打仗的小头目身上铠甲会好一些,但普通的兵卒多是自己用皮片、铁片打孔,以皮条相连接的盔甲。这种皮甲的防御力自然远远低于全身包裹地严严实的铁甲。
“听说豫州大力开采铁矿和煤矿,更从远处买煤。”孙坚望着铁甲军叹了口气:“原来是为了这个。”
程普摇了摇头:“袁术竟说举荐您为豫州牧……”
孙坚愤然道:“袁术竟诓骗于我!”对方有这样的兵力,袁术举荐他为豫州牧岂不是捅了马蜂窝?
孙坚自然不想平白虚耗自己的兵力,于是在部下程普等人的建议下,设下宴席,与寒玦、黄盖等人谈和。
有豫州从中斡旋,袁绍和孙坚夺取南阳的计划流产。
孙坚一日不走,张咨一日就不得安宁,做梦都是孙坚凶神恶煞的模样。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同意为孙坚伐董提供粮草,条件是孙坚尽快离开。
当然不能厚此薄彼,豫州出了大力,何况他答应了赵云得补偿军屯的粮草,所以豫州的粮草也一并提供了。
孙坚无奈,只得派人去信给袁术,自己则带着辎重粮草继续踏上了北上的道路,朝着距离洛阳不到九十里的大谷关进发。
“孙坚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收到寒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