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没有人琢磨过大规模发行报纸,所以直到近代,报纸才流行开来。
雕版印刷出来的东西字体优美,保存了书法的风韵,且能反复使用许多年,所以在印刷书籍方面,荀澜都是用的雕版印刷术。而且,这时候书籍也不长,用雕版印刷的方式规模化生产,能够将前期雕版的成本压得极低。他已经命人雕版印刷了《三字经》、《千字文》、《左转》、《春秋》、《老子》、《庄子》、《道德经》等书,《孟子》、《吕氏春秋》、《离骚》等书籍还在雕版中,准备一经完成,就投入生产。
荀澜不计较前期投入的生产成本,鼓励更多的人读书、传播知识,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且从长远来看,书籍这块巨大市场,绝对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但报纸印刷一次就丧失了时效性,所以荀澜采用了活字的形式。现在的活字,都是用木头刻的。因为中国字库庞大,将日常使用的活字一整套刻完也大费周章。若不是荀澜是一州之主,又卖丹药积攒了巨资,怕是无法将这件投入巨大的事情给坚持下来。
“木质的活字磨损地快,”在和寒玦巡视完印刷坊后,荀澜觉得:“还是得用金属的活字才行。”
寒玦摇头,指出来这其中的难度:“铜刻字太麻烦费事,还容易失败。而且不像木刻,它很难做到所有的字都一般大小。以铜刻出所有常用字,一两年都无法完成。”
荀澜歪着脑袋想了想,适宜浇筑活字的金属合金,到哪里寻去?看来只得回去求助系统,好好查一下资料了。
回到楼阁,正好侍卫说曹操寄来的信到了,递上来了一个竹筒。荀澜刚要拆,寒玦就接了过来。先拿过来晃了晃没有利器,寒玦才将竹筒拆开,确认无异味无暗器后,才将其中的布帛拿出来。
自从荀澜成为州牧,寒玦和典韦等人在安全方面是越发注重了。
正如史记记载一般,到陈留之后,曹操散尽家财征募义勇,已经募得五千人手,举“忠义”之旗,正在陈留操练士兵,打算秋收结束就联合各大诸侯进军洛阳,特意寄信来和荀澜约定时间。
荀澜摇了摇头:“曹操未免心急了些。”
北方的小米在十月才逐渐收获,等秋收囤好粮食,整肃兵马出发,起码得十一月份了。再加上路上各大诸侯拖拖拉拉,趁机扩张地盘、掳掠人口和粮食,荀澜掐指一算,可能真和史书记载一样,在明年的一月初才和董卓对垒。
寒玦说:“派去陈留的探子,过两日应当就传消息回来了。”
“嗯,看看曹操如今势力如何。”荀澜虽然答应着,却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