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的水师。当初大周会选择“和亲”息事宁人,也是因为国内有别的地方不太平。今生他换了四川总督,并且稳定江南后也敲打过李济,去年一直没有白莲教生乱的消息传来,他以为可以蝴蝶掉了。但是,他忽然发现,一切冥冥中似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并不是换了一些他认为忠心的臣子就可以扭转乾坤的。惊才绝艳的帝王将相面对这种力量时,也不过是一个渺小的存在。如果邢岫烟在他身边,会告诉他,这是唯物主义历史发展规律,文人统治的封建王朝是对抗不了的,任何强盛的封建王朝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终究会结束。
前世的徒元义就要倒霉得多了,接手的江山是个烂摊子:不但强敌虎视眈眈,北疆、江南、福建、四川,处处不宁,勋贵宗室盘根错节,江山内部还有杨怀古和富升钱庄这种“粽子”。他能撑过三十几年,到他儿子继位后二十年才丢江山,也足以证明他干得不错了。
徒元义发了一通火,不禁又想到了邢岫烟之前应该进了蜀中,此时不知道安然回到武昌了没有。
但这不是现代,他再焦急,武昌到京都没有个十天半月也到不了。
当下他宣了朝中重臣来御书房议事,最终定下了“剿抚并重”的总方向。但是粮草、调军不是一朝一夕间的事,需要户部、兵部共拟章程。
过了四天,徒元义又收到二侠从武昌传来的消息,说皇后尚未从蜀地回武昌。徒元义心中更是不安,调了四个祖籍四川的武进士出身的校尉前往武昌协助二侠。
二侠和四个校尉也在武昌吸纳了不少人手,一起入蜀寻找皇后,若是他们早一步,也许还能在泸州到成都的这段路附近遇上辛秀妍这伙人马。
但是等他们入蜀的时候,辛秀妍已经带着七百多人大迁徙到了马边附近,这刚好是西南边,是一个死角,直到一年后,他们才发现了皇后居然成了一伙“义军”的“匪首”,直想戳瞎自己的双眼。
……
话说回来,出于战略上的发展需要,辛秀妍为首的委员会决议迁移计划。在委会上商定了步骤、纪律、分工后,马上行动起来。比如要押送现有的粮草和被服等战略物资,交通工具不足,队伍中的工匠就要加班加点赶制了,而普通人也要帮砍树。另一方面,一路迁徙,路上可能会遇上敌人,作战连队要加班训练,后勤部队要赶制骨箭等适合远攻的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