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不过回去以后还是要梳理一番,辽东工业的情况复杂。”
“我能想到啊——”薛直夫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要支撑起这一摊子,现在看来还真就非你莫属了。”
“我也是咬着牙硬挺着。”
李学武笑了笑,看了茶几上的茶杯一眼,这才对薛直夫讲道:“张恩远给您送来我做的调研报告了吧?您看怎么样?”
“看了,看了两天了。”薛直夫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这两天下班回家我都在看,边看边琢磨着。”
“那感情好,我正想听听您的意见和建议呢。”李学武缓缓点头说道:“我是想尽快打开辽东的局面,但千头万绪。”
说到这里,他又微微摇头道:“越是复杂的状况越需要谨慎对待,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现阶段人事变革在推进。”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薛直夫放下茶杯讲道:“思来想去还是跟你想到一块去了,时局维艰,宜静不宜动啊。”
“我也没想将这摊水搅浑了,更没想着浑水摸鱼。”李学武态度认真了几分强调道:“这些污泥好不容易沉淀下去了,既然已经存在,那就有一定的道理。”
“是要定期清理淤泥,可也没必要伤筋动骨。”他看向薛直夫讲道:“反过来讲,这些淤泥何尝又不是一种养分。”
“你得掌握好这个度啊。”
曾经担任纪监主管领导的薛直夫直到现在依旧关心着集团的纪监建设工作。
尤其是李学武去辽东工业担任一把手,更是有纪监监察的责任。
本来薛直夫是负责工程建设工作的主管领导,但李学武进了办公室以后首先谈到的还是纪监工作和组织人事建设工作。
这并不奇怪,因为李学武曾经作为薛直夫在纪监的搭档,两人早有默契。
这种默契就是自上而下地执行监督和管理,在集团内部培植纪监监察力量。
李学武信不过李怀德,薛直夫信不过所有人,包括现在主管纪监工作的谷维洁,人一旦有了私心就会做做事。
意识形态上的差别会让本来就永远走不正的道路变得更加曲折。
李学武所提出的常态化监察管理,以及培养和反向培养理论在他看来还是有些冒险,不过李学武在辽东更了解辽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