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谋不到辽东工业一把的位置,那就实际点,奔着晋级以后的营城船舶去。
只是李学武并不看好她去营城船舶,徐斯年这几年有多艰难他是相当清楚的。
有人要问老徐在营城有什么好为难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真正做过收购企业和兼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都清楚这里面的道道。且不论各种山头和关系的你来我往,他是既要当裁判员,又要下场踢球的负责人相当的为难。
也就是集团对营城船舶的投资和管理力度一直都很强,不断安排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以及工人稀释原本的人事结构。
就算是这样,据徐斯年反应,营城船舶内部的小圈子也是不老少。他这几年很是有一部分精力消耗在了内部协调方面。
李学武都不敢说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能做的比徐斯年更好,两人走到这一步都很清楚,距离地面太高了,不能来硬的,说以柔克刚好像是儿戏,但也是实情。
要哄,要打,还要耍。
李学武去辽东都要施怀柔之策,更不用说他徐斯年了,忙的他差点后院起火。
徐斯年这样的人精都被折磨的手忙脚乱,卜清芳都没有基层管理经验,哪里理得清这里面的门道,反正他是不赞成的。
从卜清芳关心营城船舶的态度他就能猜测出些许什么,只是没有给出答复。
都是成年人了,没有答复其实就是一种答复,李学武的态度十分的明显了。
“先说说我的事。”李学武叠起右腿,稍稍斜靠在沙发扶手上讲道:“辽东那边的情况更复杂一些,我需要帮手。”
“什么样的帮手?”卜清芳抬了抬眼眸,问道:“从综合管理部调人?”
“不是缺秘书。”李学武摆了摆手,认真地讲道:“是缺少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的人,是在某一领域有经验的人。”
“哦,你想要一些大学生?”
卜清芳了然了,李学武这话里的意思不就是需要一些破冰的年轻人嘛。
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这三点一看就是刚刚毕业参加工作没多久,还没有破坏掉内心对事业的理想和信念,还没有完全消耗掉年轻人的热血和冲动……
不能再往下说了,否则某些人要哭了。
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