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李学武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讲道:“思路一直在脑子里,可时间不允许。”
“您真厉害——”上官琪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她们家也不是没有写书的,可没这么快。
怎么说呢,这本《保卫工业》并不是,更不是散文,而是工业类思想和建设理论书籍。
如果同科研学术理论书籍对比,李学武花费了将近四个月写就的这本书是有所不及的。
但对比文学理论或者其他形式的书籍,这本书的含金量就要高出很多了。
并不是说思想和生产建设理论书籍要比文学书籍更高级,而是以形势论高低。
在这个年代,没有任何系统能高于思想理论,高于工业生产。
李学武在写《保卫人民》的时候,是立足于保卫工作,将当时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做基础,结合自己总结的经验对一些思想进行了论述。
这本《保卫工业》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论述方向,同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结和提炼工业生产建设,企业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矛盾。
这本书以红星钢铁集团的产生为背景,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工业发展的突破方向。
在时代变革、工业变革的浪潮中,作为工业主体,应该以怎样的思维和思想去建设工业。
如果是22岁的李学武,绝对写不出这本书,因为他没有高屋建瓴的思想,更没有一线实践的经历。
虽然他现在明明是22岁,可李学武有着绝对的历史视野,丰富的管理经验。
所以,上官琪在看到这份手稿的时候,内心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
机关单位能充分解读上级单位下发文件和指示精神的人都是狠人,绝对是骨干力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9页